《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挽歌二首》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
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
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
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
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
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
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
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故相国燕国公于司空的离世和葬礼,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悼和对英勇事迹的赞颂。诗中以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来表达燕国公过去的军功和忠诚。他在南方镇守了十年,又在司空职位上屡建奇功,赢得了九次生还。然而,池台的欢乐已尽,箫鼓奏响的是庄严的葬礼乐章。燕国公作为一代英豪的气概,在黎明时分散去,如同白杨树叶在清晨的风中飘散。阴山上的贵公子远道而来,葬在了五陵的西边。前马失去了主人,仍然带着北方的凛冽风嘶鸣。汉水旁的晋山和襄阳的白铜鞮见证了燕国公的事迹。至今,人们仍然怀念他的深情厚意,在日暮时分倍感凄凉。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燕国公于司空的生平和葬礼,展现了作者对英勇将领的景仰和哀思。诗中运用了雄浑豪放的语言,表达了对燕国公过去的军功和忠诚的赞美。诗中的意象丰富多样,如雕弓、黑弰、池台、箫鼓等,展现了壮丽的场景和庄重的葬礼仪式。通过描绘燕国公一代英豪的气概和他逝去的悲壮场景,诗人表达了对英雄的敬仰和对光辉事迹的歌颂,同时也流露出对英雄逝去的悲伤之情。整首诗词情感真挚动人,表达了作者对逝者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思考,同时也反映了唐代社会对英勇将领的崇拜和对忠诚精神的推崇。
这首诗词以其雄浑的气势、悲壮的场景和深沉的哀思,展示了刘禹锡的写作风格和情感表达能力。它不仅是对逝者的悼念,也是对英雄气概和忠诚精神的颂扬,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感染力。
雕弓封旧国,黑弰继前功。十年镇南雍,九命作司空。池台乐事尽,箫鼓葬仪雄。一代英豪气,晓散白杨风。阴山贵公子,来葬五陵西。前马悲无主,犹带朔风嘶。汉水晋山郭,襄阳白铜鞮.至今有遗爱,日暮人凄凄。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