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翻译及注释
翻译
我平生因为喜爱西湖的风光美妙,所以到这里任最高地方长官(朱轮为古代贵官所乘的车),可富贵像浮云一样地过去了,不知不觉已过了二十个春天。
这次归来,就像离家千年才化鹤归来的仙人丁令威,无论是城郭、人民等等,一切都是过去所未见。有谁还能认得当年的旧主人——曾任当地长官的我啊!
注释
⑴采桑子:词牌名,又名丑奴儿,罗敷媚等。双调四十四字,上下阙各四句三平韵。
⑵朱轮:古制,太守所乘之车,以朱漆涂轮。作者曾任颖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
⑶富贵浮云:即富贵于我如浮云的意思。
⑷二十春:作者由离任颖州到退休归颖,正好二十个年头。
⑸辽东鹤:晋陶潜《搜神后记》:“丁令威,本辽东人,学道于灵虚山。后化鹤归辽,集城门华表柱。时有少年,举弓欲射之。鹤乃飞,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遂高上冲天。今辽东诸丁云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喻久别重归而叹世事变迁,或喻人去世,或指鹤。唐杜甫《卜居》:“归羡辽东鹤,吟同楚执硅。”。
⑹城郭人民:比喻人事沧桑。
⑺触目:目光所及。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创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欧阳修移知颍州,“爱其民淳讼简而物产美,土厚水甘而风气和,于是慨然已有终焉之意也。迩来俯仰二十年间······思颍之念未尝少忘于心,而意之所存亦时时见于文字也”(《思颍诗后序》)。并与梅尧臣相约,买田于颍,以便日后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欧阳修出知亳州,特意绕道颍州,“盖将谋归休之计也。乃发旧稿,得自南京以后诗十余篇,皆思颖之作,以见予拳拳于颖者非一日也” (《思颍诗后序》)。数年后,终于以观文殿学士、太子少师致仕,得以如愿归居颍州。几次游览后,创作了《采桑子》十首。
采桑子·平生为爱西湖好赏析
这是《采桑子》第十首,与前九首仁要写景物、叙游赏不同,这一首主要是抒情,而且抒发的感情已不限于“西湖”它既像是颖州西湖组词的抒情总结,又蕴含着更大范围的人生感慨。
词的开头两句,就是追述往年知颍州的这段经历。这里特意将“拥朱轮”知颍州和“爱西湖”联系起来,是为了突出自己对西湖的爱早有渊源,故老而弥笃;也是为了表现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志。
“富贵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从过去“来拥朱轮”一下子拉回到眼前。这二十来年中,他从被贬谪外郡到重新起用、历任要职(担任过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级军政、行政职务),到再度受黜,最后退居颍州,不但个人在政治上屡经升沉,而且整个政局也有很大变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贵正如浮云变幻,既难长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贵浮云”用孔子“富贵于我如浮云”之语,这里兼含变幻不常与视同身外之物两层意思。从“ 来拥朱轮”到“俯仰流年二十春”,时间跨度很大,中间种种,都只用“富贵浮云”一语带过,许多难以明言也难以尽言之意尽在其中了。
“归来恰似辽东鹤。”过片点明视富贵如浮云以后的“归来”,与上片起首“来拥朱轮”恰成对照。“辽东鹤”用丁令威化鹤归来的传说,事见《搜神后记》。
“城郭人民,触目皆新,谁识当年旧主人?”这三句紧承上句,一气直下,尽情抒发世事沧桑之感。这里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触目皆新”与刘禹锡贬外郡二十余年后再至长安时诗句“不改南山色,其余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变化,从而逼出末句“谁识当年旧主人”。欧阳修自己,是把颍州当作第二故乡的。但人事多变,包括退居颍州后“谁识当年旧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产生一种怅惘与悲凉之感。
此词以清新质朴、自然流畅的诗化语言和清疏隽朗的风格,抒写了词人二十年前知颍州及归颍州而引发的人生感慨。但这词在晚唐五代以来的文人词中,却几乎是绝响。因为欧阳修的这首词,可以说是完全诗化了。特别是下片,运用故典。化用成语,一气蝉联,略无停顿,完全是清新朴素自然流畅的诗歌语言。这种清i疏隽朗的风格、对后来的苏词有明显影响。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翻譯及注釋
翻譯
我平生因為喜愛西湖的風光美妙,所以到這裏任最高地方長官(朱輪為古代貴官所乘的車),可富貴像浮雲一樣地過去了,不知不覺已過了二十個春天。
這次歸來,就像離家千年才化鶴歸來的仙人丁令威,無論是城郭、人民等等,一切都是過去所未見。有誰還能認得當年的舊主人——曾任當地長官的我啊!
注釋
⑴采桑子:詞牌名,又名醜奴兒,羅敷媚等。雙調四十四字,上下闕各四句三平韻。
⑵朱輪:古製,太守所乘之車,以朱漆塗輪。作者曾任穎州知州故以太守自比。
⑶富貴浮雲:即富貴於我如浮雲的意思。
⑷二十春:作者由離任穎州到退休歸穎,正好二十個年頭。
⑸遼東鶴:晉陶潛《搜神後記》:“丁令威,本遼東人,學道於靈虛山。後化鶴歸遼,集城門華表柱。時有少年,舉弓欲射之。鶴乃飛,徘徊空中而言曰:‘有鳥有鳥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歸。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學仙塚累累。’遂高上衝天。今遼東諸丁雲其先世有升仙者,但不知名字耳。”喻久別重歸而歎世事變遷,或喻人去世,或指鶴。唐杜甫《卜居》:“歸羨遼東鶴,吟同楚執矽。”。
⑹城郭人民:比喻人事滄桑。
⑺觸目:目光所及。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創作背景
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歐陽修移知潁州,“愛其民淳訟簡而物產美,土厚水甘而風氣和,於是慨然已有終焉之意也。邇來俯仰二十年間······思潁之念未嚐少忘於心,而意之所存亦時時見於文字也”(《思潁詩後序》)。並與梅堯臣相約,買田於潁,以便日後退居。宋英宗治平四年(1067年),歐陽修出知亳州,特意繞道潁州,“蓋將謀歸休之計也。乃發舊稿,得自南京以後詩十餘篇,皆思穎之作,以見予拳拳於穎者非一日也” (《思潁詩後序》)。數年後,終於以觀文殿學士、太子少師致仕,得以如願歸居潁州。幾次遊覽後,創作了《采桑子》十首。
采桑子·平生為愛西湖好賞析
這是《采桑子》第十首,與前九首仁要寫景物、敘遊賞不同,這一首主要是抒情,而且抒發的感情已不限於“西湖”它既像是穎州西湖組詞的抒情總結,又蘊含著更大範圍的人生感慨。
詞的開頭兩句,就是追述往年知潁州的這段經曆。這裏特意將“擁朱輪”知潁州和“愛西湖”聯係起來,是為了突出自己對西湖的愛早有淵源,故老而彌篤;也是為了表現自己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夙誌。
“富貴浮雲,俯仰流年二十春”,突然從過去“來擁朱輪”一下子拉回到眼前。這二十來年中,他從被貶謫外郡到重新起用、曆任要職(擔任過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等高級軍政、行政職務),到再度受黜,最後退居潁州,不但個人在政治上屢經升沉,而且整個政局也有很大變化,因此他不免深感功名富貴正如浮雲變幻,既難長久,也不必看重了。“富貴浮雲”用孔子“富貴於我如浮雲”之語,這裏兼含變幻不常與視同身外之物兩層意思。從“ 來擁朱輪”到“俯仰流年二十春”,時間跨度很大,中間種種,都隻用“富貴浮雲”一語帶過,許多難以明言也難以盡言之意盡在其中了。
“歸來恰似遼東鶴。”過片點明視富貴如浮雲以後的“歸來”,與上片起首“來擁朱輪”恰成對照。“遼東鶴”用丁令威化鶴歸來的傳說,事見《搜神後記》。
“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這三句緊承上句,一氣直下,盡情抒發世事滄桑之感。這裏活用典故,改成“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與劉禹錫貶外郡二十餘年後再至長安時詩句“不改南山色,其餘事事新”用意相同,以突出世情變化,從而逼出末句“誰識當年舊主人”。歐陽修自己,是把潁州當作第二故鄉的。但人事多變,包括退居潁州後“誰識當年舊主人”的情景,又不免使他產生一種悵惘與悲涼之感。
此詞以清新質樸、自然流暢的詩化語言和清疏雋朗的風格,抒寫了詞人二十年前知潁州及歸潁州而引發的人生感慨。但這詞在晚唐五代以來的文人詞中,卻幾乎是絕響。因為歐陽修的這首詞,可以說是完全詩化了。特別是下片,運用故典。化用成語,一氣蟬聯,略無停頓,完全是清新樸素自然流暢的詩歌語言。這種清i疏雋朗的風格、對後來的蘇詞有明顯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