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下寓居》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和赏析:
秋馆清凉日,
书因解闷看。
夜窗幽独处,
琴不为人弹。
秋天的别馆里,凉风习习的一天,
我读书解闷。
夜晚时,我独自坐在窗前,
琴弦不为他人所拨。
游宴慵多废,
趋朝老渐难。
禅僧教断酒,
道士劝休官。
游玩宴会的次数越来越少,
趋向朝廷的年纪渐渐困难。
禅僧教我戒酒,
道士劝我不再做官。
渭曲庄犹在,
钱唐俸尚残。
如能便归去,
亦不至饥寒。
渭曲庄园仍然在,
钱财和俸禄仍然有余。
如果能够顺利回到那里,
也不至于饥寒交迫。
这首诗词表达了白居易对于清净自在生活的向往和对于官场生涯的厌倦。他选择在洛阳的秋馆中度过时间,享受读书和独处的乐趣,不愿意参与繁忙的社交活动。他感叹自己逐渐老去,游宴和趋向朝廷的责任变得困难和疲倦。他提到禅僧教导他戒酒,道士劝他放弃官职,暗示了他对于返璞归真、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
最后两句表明白居易对于回归自己的庄园,远离世俗纷扰的向往。尽管他的财富和俸禄尚未耗尽,但他认为回到庄园生活,即使没有过多的物质享受,也能避免贫困和寒冷。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白居易的生活态度和对人生的思考,传达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和自由的意境。
秋馆清凉日,书因解闷看。夜窗幽独处,琴不为人弹。游宴慵多废,趋朝老渐难。禅僧教断酒,道士劝休官。渭曲庄犹在,钱唐俸尚残。如能便归去,亦不至饥寒。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