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中富人》是唐代诗人罗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写的是秦中一位富裕的人的生活境况。
高高起华堂,区区引流水。
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
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这首诗的中文译文可以是:
高高的华堂居宅,只引来些微不足道的流水。
粪土中珍藏着金玉,仍然感觉不够奢侈。
陋巷里满是野草和蒿草,谁能知道那位叫颜子的富人。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富有的人物,他的住宅高大宏丽,但周围的环境却不够美好,只有一点点流水。他拥有金玉等珍宝,却觉得这些还不够奢侈。他的住所周围是一片陋巷,满是野草和蒿草,但谁又能知道这位富人的存在呢?
这首诗通过对物质富裕与环境贫瘠的对比,暗示出诗人对于物质追求的看法。诗人认为富裕并不一定能带来内心的满足和快乐,甚至可能导致更多的贪婪和不满。他通过描绘这位富人周围的破旧环境,表达了他对于物质欲望和虚荣心的嘲讽。诗中的“颜子”也许指的是这位富人的名字或者代表了一种虚名的存在。
整体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富人生活境况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物质欲望的批判和对内心真正富足的追求。
高高起华堂,区区引流水。粪土金玉珍,犹嫌未奢侈。陋巷满蓬蒿,谁知有颜子。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