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华发》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
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
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
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译文:
曾经居住的故国遥远,清秋带来了各种新鲜事物。
曾经的兴盛已衰落,内心痛苦不已,初次见到的时候忍不住潸然泪下。
天色渐晚,梳头和修剪胡须也变得懒散,怕频繁动手因为牙齿已经松动。
铜镜无法自己看见自己的老去,只能借助他人来判断。
诗意:
《伤华发》是一首陈述了自己年老衰弱的感叹诗。诗人罗隐用一些细节来表达自己身体的衰老和对时光的无情。诗中将年轻时的兴盛和老去时的懊悔做对比,表达了对过去的思念和对未来的担忧。
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罗隐对光阴流转、时光无情的深深感叹。通过描写自己的一些细节,如梳头和修剪胡须等日常动作,表现了年老衰弱之后的不舍和无奈。诗人用简洁的语言、具体形象的描写,使人能够直观地感受到他内心的无奈和痛楚。整首诗意味深远,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让人深思。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逝去的青春岁月的留恋和对未来的忧虑,对生命的短暂和岁月的无情充满感慨。这首诗在表情达意上非常自然而深入人心,给人一种深深的沧桑感。
旧国迢迢远,清秋种种新。已衰曾轸虑,初见忽沾巾。日薄梳兼懒,根危镊恐频。青铜不自见,只拟老他人。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