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险峻的古垒旁,在辽阔的平川上,打猎习武。身背弓箭,臂挥雄鹰,手缚猛虎。直至暮色苍茫,笳声四起,才猎罢归来,野营帐幕的青毡上早已落满了厚厚的雪花。喝罢了酒,挥笔疾书,那龙飞凤舞的草书,墨迹淋漓,落在了纸上。人们也许是错误地赞许我,是一个既有诗情,又有将略的超群人才。
为什么偏要我离开南郑前线南来成都呢,是为了逛重阳节的药市,看元宵节的灯山吗?每当繁花盛开的时候,在那万人游乐的地方,我也斜戴着帽子,提着马鞭,任马儿漫走。每当听歌观舞,酒酣耳热的时候,我会想到过去的军旅生活而感慨万千,不知不觉中泪洒酒樽前。请千万记住,杀敌报国,建功封侯的大事是要自己去奋斗的,我就不信这都是由上天来安排的。
注释
①汉宫春:词牌名。
②南郑:地名,即今陕西省汉中市,地处川陕要冲,自古为军事重镇。
③截虎:陆游在汉中时有过射虎的故事。
④野帐、青毡:均指野外的帐幕。
⑤淋漓醉墨:乘着酒兴落笔,写得淋漓尽致。
⑥龙蛇:笔势飞舞的样子。蛮笺(jiān):古时四川产的彩色笺纸。
⑦许:推许、赞许。
⑧诗情将略:作诗的才能,用兵作战的谋略。
⑨灯山:把无数的花灯叠作山形。
⑩欹(qī)帽垂鞭:帽子歪戴着,骑马缓行不用鞭打,形容闲散逍遥。敧帽:指歪戴着帽子。欹:歪戴。
⑪不信由天:不相信要由天意来决定。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赏析
此词的上片,表明作者对在南郑时期的一段从军生活,是这样的珍视而回味着。他想到在那辽阔的河滩上,峥嵘的古垒边,手缚猛虎,臂挥健鹰,是多么惊人的场景!这些令作者如此振奋而又如此爽快,因此在陆游的诗作里,时常提到,《书事》诗说:“云埋废苑呼鹰处。”《忽忽》诗:“呼鹰汉庙秋。”《怀昔》诗:“昔者戍梁益,寝饭鞍马间,……挺剑剌乳虎,血溅貂裘殷。”《三山杜门作歌》诗:“南沮水边秋射虎。”写的都是在南郑从军时的生活。同时他又想到晚归野帐,悲笳声里,雪花乱舞,兴醋落笔,写下了龙蛇飞动的字幅和气壮河山的诗篇,作者不断涌动的激情令其兴致大发,豪迈之感也就变成了笔下的淋漓沈雄。这当然是值得自豪的啦。可是卷地狂飙,突然吹破了词人壮美的梦境。成都之行,无疑是将作者心中熊熊燃烧的抗金意愿置于“无实现之日”的冷宫之中,遂有了自己的文才武略,何补时艰的深深感慨?“人误许”三字,不是谦词,而是对当时朝廷压抑主战派、埋没人才的愤怒控诉。
下片跟上片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繁华的成都,药市灯山,百花如锦,有人在那里沉醉。可是,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里,在词人的心眼里,锦城歌管,只能换来樽前的流涕了。“何事又作南来”一问,蕴藏着多少悲愤在内!可见,词人面对这些所谓的城市文明不禁更是心酪。这里的人们都已忘记了故土还在异族手里,往日的雄壮战场场面已被面前的一切所取代。
看在眼里,痛在心里,但作者并不只是埋头于悲愤之中,而是作出了坚定的回答:“谋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陆游大量诗篇里反复强调的人定胜天思想,在这里再一次得到了体现。心中犹存着重上抗金前线,在战场上建功立业的强烈愿望“君记取、封候事在”,心中的爱国之志涌现在了读者面前。这里表明了词人的意志,并没有因为环境的变化而消沉,而是更坚定了。
此词的艺术特色,总体上用对比的手法,以南郑的过去对比成都的现在,以才气超然对比流涕尊前,表面是现在为主过去是宾,精神上却是过去是主现在是宾。中间又善于用反笔钩锁等写法,“人误许”“功名不信由天”两个反笔分别作上下片的收束,显得有千钧之力。“诗情将略”分别钩住前七句的两个内容,“闻歌”钩住“药市、灯山”四句,“感旧”钩住上片。在渲染气氛,运用语言方面,上片选择最惊人的场面,出之以淋漓沉雄的大笔,下片选择成都地方典型的事物,出之以婉约的格调,最后又一笔振起,因此发出了内心的呼喊,以激昂的格调、振奋的言辞,从而使全词的思想感情走向最高潮,深深地感染了读者。词笔刚柔相济,结构波澜起伏,格调高下抑扬,从而使通篇迸发出爱国主义精神的火花,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
汉宫春·初自南郑来成都作创作背景
这首词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春陆游在成都时所作,时作者年四十九岁。乾道八年(1172年)冬,四川宣抚使王炎从南郑被召回临安,陆游被改命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从南郑行抵成都,已经是年底。题目说是初来,词中写到元夕观灯、花时游乐等等,应该已是乾道九年(1173年)春。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翻譯及注釋
翻譯
在險峻的古壘旁,在遼闊的平川上,打獵習武。身背弓箭,臂揮雄鷹,手縛猛虎。直至暮色蒼茫,笳聲四起,才獵罷歸來,野營帳幕的青氈上早已落滿了厚厚的雪花。喝罷了酒,揮筆疾書,那龍飛鳳舞的草書,墨跡淋漓,落在了紙上。人們也許是錯誤地讚許我,是一個既有詩情,又有將略的超群人才。
為什麽偏要我離開南鄭前線南來成都呢,是為了逛重陽節的藥市,看元宵節的燈山嗎?每當繁花盛開的時候,在那萬人遊樂的地方,我也斜戴著帽子,提著馬鞭,任馬兒漫走。每當聽歌觀舞,酒酣耳熱的時候,我會想到過去的軍旅生活而感慨萬千,不知不覺中淚灑酒樽前。請千萬記住,殺敵報國,建功封侯的大事是要自己去奮鬥的,我就不信這都是由上天來安排的。
注釋
①漢宮春:詞牌名。
②南鄭:地名,即今陝西省漢中市,地處川陝要衝,自古為軍事重鎮。
③截虎:陸遊在漢中時有過射虎的故事。
④野帳、青氈:均指野外的帳幕。
⑤淋漓醉墨:乘著酒興落筆,寫得淋漓盡致。
⑥龍蛇:筆勢飛舞的樣子。蠻箋(jiān):古時四川產的彩色箋紙。
⑦許:推許、讚許。
⑧詩情將略:作詩的才能,用兵作戰的謀略。
⑨燈山:把無數的花燈疊作山形。
⑩欹(qī)帽垂鞭:帽子歪戴著,騎馬緩行不用鞭打,形容閑散逍遙。敧帽:指歪戴著帽子。欹:歪戴。
⑪不信由天:不相信要由天意來決定。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賞析
此詞的上片,表明作者對在南鄭時期的一段從軍生活,是這樣的珍視而回味著。他想到在那遼闊的河灘上,崢嶸的古壘邊,手縛猛虎,臂揮健鷹,是多麽驚人的場景!這些令作者如此振奮而又如此爽快,因此在陸遊的詩作裏,時常提到,《書事》詩說:“雲埋廢苑呼鷹處。”《忽忽》詩:“呼鷹漢廟秋。”《懷昔》詩:“昔者戍梁益,寢飯鞍馬間,……挺劍剌乳虎,血濺貂裘殷。”《三山杜門作歌》詩:“南沮水邊秋射虎。”寫的都是在南鄭從軍時的生活。同時他又想到晚歸野帳,悲笳聲裏,雪花亂舞,興醋落筆,寫下了龍蛇飛動的字幅和氣壯河山的詩篇,作者不斷湧動的激情令其興致大發,豪邁之感也就變成了筆下的淋漓沈雄。這當然是值得自豪的啦。可是卷地狂飆,突然吹破了詞人壯美的夢境。成都之行,無疑是將作者心中熊熊燃燒的抗金意願置於“無實現之日”的冷宮之中,遂有了自己的文才武略,何補時艱的深深感慨?“人誤許”三字,不是謙詞,而是對當時朝廷壓抑主戰派、埋沒人才的憤怒控訴。
下片跟上片形成鮮明的對照。在繁華的成都,藥市燈山,百花如錦,有人在那裏沉醉。可是,在民族災難深重的年代裏,在詞人的心眼裏,錦城歌管,隻能換來樽前的流涕了。“何事又作南來”一問,蘊藏著多少悲憤在內!可見,詞人麵對這些所謂的城市文明不禁更是心酪。這裏的人們都已忘記了故土還在異族手裏,往日的雄壯戰場場麵已被麵前的一切所取代。
看在眼裏,痛在心裏,但作者並不隻是埋頭於悲憤之中,而是作出了堅定的回答:“謀事在人成事也在人!”陸遊大量詩篇裏反複強調的人定勝天思想,在這裏再一次得到了體現。心中猶存著重上抗金前線,在戰場上建功立業的強烈願望“君記取、封候事在”,心中的愛國之誌湧現在了讀者麵前。這裏表明了詞人的意誌,並沒有因為環境的變化而消沉,而是更堅定了。
此詞的藝術特色,總體上用對比的手法,以南鄭的過去對比成都的現在,以才氣超然對比流涕尊前,表麵是現在為主過去是賓,精神上卻是過去是主現在是賓。中間又善於用反筆鉤鎖等寫法,“人誤許”“功名不信由天”兩個反筆分別作上下片的收束,顯得有千鈞之力。“詩情將略”分別鉤住前七句的兩個內容,“聞歌”鉤住“藥市、燈山”四句,“感舊”鉤住上片。在渲染氣氛,運用語言方麵,上片選擇最驚人的場麵,出之以淋漓沉雄的大筆,下片選擇成都地方典型的事物,出之以婉約的格調,最後又一筆振起,因此發出了內心的呼喊,以激昂的格調、振奮的言辭,從而使全詞的思想感情走向最高潮,深深地感染了讀者。詞筆剛柔相濟,結構波瀾起伏,格調高下抑揚,從而使通篇迸發出愛國主義精神的火花,並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漢宮春·初自南鄭來成都作創作背景
這首詞是宋孝宗乾道九年(1173年)春陸遊在成都時所作,時作者年四十九歲。乾道八年(1172年)冬,四川宣撫使王炎從南鄭被召回臨安,陸遊被改命為成都府路安撫司參議官,從南鄭行抵成都,已經是年底。題目說是初來,詞中寫到元夕觀燈、花時遊樂等等,應該已是乾道九年(1173年)春。
羽箭雕弓,忆呼鹰古垒,截虎平川。吹笳暮归野帐,雪压青毡。淋漓醉墨,看龙蛇飞落蛮笺。人误许、诗情将略,一时才气超然。何事又作南来,看重阳药市,元夕灯山?花时万人乐处,欹帽垂鞭。闻歌感旧,尚时时流涕尊前。君记取、封侯事在。功名不信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