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桑子》是宋代诗人黄庭坚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
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
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
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诗意:
这首诗以采桑子的身份,描绘了一个流离失所、孤苦无依的境遇。诗人表达了投荒万里无处可归的心境,同时描述了自己面临的艰辛和困境。诗中透露出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命运的抱怨。
赏析:
1. 这首诗以自传体的方式表达了诗人流离失所的遭遇。通过描述自己的身份为采桑子,诗人将自己置身于一个无依无靠的境地,从而使读者更能感受到诗人内心的孤寂和无奈。
2.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比如,“雪点鬓繁”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白发,反映了岁月的流逝和诗人的辛劳;“度鬼门关”则象征着诗人经历了危险和困难;“黄云苦竹啼归去”以及“绕荔枝山”等描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3. 诗中流露出对命运的抱怨和对生活的无奈。诗人将自己比作“拚儿童作楚蛮”,表达了他在困境中努力求生的决心和不屈的精神。他对逆境的抗争和追求自由的渴望都融入了这首诗中。
4. 最后两句“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表达了诗人的身世和困境。他没有固定的居所,生活无所依靠,而且他的才艺和努力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和回报,因此他感叹问道:“谁会教唱歌的小女孩呢?”
《采桑子》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和鲜明的形象描绘了诗人的困苦和无奈,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才情和深刻的心灵。这首诗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对生活困境的抱怨以及对自由和幸福的追求,具有浓郁的人生哲理和情感共鸣。
投荒万里无归路,雪点鬓繁。度鬼门关。已拚儿童作楚蛮。黄云苦竹啼归去,绕荔枝山。蓬户身闲。歌板谁家教小鬟。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