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是宋代晁端礼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圣泽昭天下漏泉。
君王慈孝自天然。
四民有养跻仁寿,
九族咸亲迈古先。
歌舜日,咏尧年。
竞翻玉管播朱弦。
须知大观崇宁事,
不愧生民下武篇。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宋代统治者的赞美和称颂,以及对国家和人民的祝福。诗中提到君王怀有慈孝之心,这是与生俱来的品质。他的圣明之泽照耀全天下,就像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涌出。四民(指士农工商)因为君王的养育,能够充分享受到仁德寿命的提升,九族(指亲属)也都亲近和睦,延续了古代先贤的美德。诗中还歌颂了舜帝的时代和尧帝的年代,竞相演奏玉管和弹奏朱弦,展示了当时社会的安宁和繁荣。最后,诗人呼吁人们要了解大观(指国家的宏伟景象)和崇宁(指尊崇安宁)的重要事迹,以不辜负君王对人民的关怀,与生民下篇《武》(指文治武功)共同努力。
赏析:
《鹧鸪天》是一首充满赞美之情的诗词,通过表达对君王的赞颂和对国家繁荣的期盼,展现了作者对社会和人民幸福的渴望。诗中使用了许多富有音乐感的词语,如"竞翻玉管播朱弦",给人一种欢快舒畅的感觉。同时,通过对古代圣王的歌颂,强调了君王的仁德和智慧,以及对传统美德的传承。最后的呼吁更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和人民的期望,希望大家共同努力,为国家的繁荣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整首诗词以其简洁明快的语言、饱含赞美的情感和积极向上的主题,给人一种振奋和激励的感觉,体现了宋代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价值观念。
圣泽昭天下漏泉。君王慈孝自天然。四民有养跻仁寿,九族咸亲迈古先。歌舜日,咏尧年。竞翻玉管播朱弦。须知大观崇宁事,不愧生民下武篇。
晁端礼(1046~1113) 北宋词人。名一作元礼。字次膺。开德府清丰县(今属河南)人,因其父葬于济州任城(今山东济宁),遂为任城人。一说徙家彭门(今江苏徐州)。晁补之称他为十二叔,常与唱和。神宗熙宁六年(1073)举进士,历单州城武主簿、瀛州防御推官,知州平恩县,官满授泰宁军节度推官,迁知大名府莘县事。因得罪上司,废徙达30年之久。徽宗政和三年(1113),由于蔡京举荐,应诏来到京城。适逢宫禁中莲荷初生,他进《并蒂芙蓉》词,大得徽宗称赏。于是以承事郎为大晟府协律。黄称他"与万俟雅言(咏)齐名,按月律进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