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己未中秋无月)》是宋代吴潜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今年的月份和桂花不愿意在中秋时出现。
一年之中只有这一个美好的节日,为何事还要白白地浪费?
我已经度过了七十多个中秋,更感到岁月如梭,心情愈发愁苦。
原本没有什么悲喜可言,如今却因为雨意盈盈而更加忧愁。
天柱峰,我不知道它在哪里,年事已高,难以再去游览。
愚昧的云彩似乎嫉妒,不知道是否还能吹奏琴弦和管乐。
我希望得到风姨的帮助,将聚在一起的月亮推开,让柱香浮起来。
世事中九成常常变化,只有一成不变,不让人展露眉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巧妙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在中秋时的孤独和忧愁之情。诗中提到了桂花和中秋月亮,这是传统中秋节的象征物,然而在本诗中,它们都不愿意出现,凸显了作者内心的孤寂和心情的沉重。
作者表达了自己年事已高,已经经历了许多个中秋节的感叹。他认为中秋是一年中唯一美好的节日,却因为某种原因而被浪费,让人感到白白失去了美好的时光。在岁月的流逝中,作者深感时光匆匆,心情更加愁苦。
诗中提到了天柱峰,这是一个高山的名字,但作者并不知道它的具体位置,也无法再去登临游览。这象征着作者年纪已高,无法再去追求新的经历和欢愉。
诗中还涉及到云彩和音乐的意象。云彩被描绘为嫉妒的存在,作者希望能够吹奏琴弦和管乐,但不确定自己是否还有这个能力。这体现了作者对逝去的时光和已失去的能力的怀念和无奈。
最后,作者希望得到风姨的帮助,推开遮挡月亮的云彩,让柱香浮起。这表达了他对团圆和美好时光的向往和渴望。
整首诗词以朴素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年龄增长所带来的无奈和忧愁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他对美好时光和团圆的渴望。这种情感表达和意象描绘使得这首诗词在读者中产生共鸣,引起人们对岁月流转和生命价值的思考。
今岁月和桂,不肯作中秋。一年惟此佳节,底事白教休。我已侵寻七秩,况复轮囷万感,合恨更分愁。先自无聊赖,雨意得能稠。天柱峰,知何处,老难游。痴云如妒,不知弦管可吹不。安得风姨扫荡,推出团圆月姊,便遣柱香浮。世事十常九,不使展眉头。
吴潜(1195—1262) 字毅夫,号履斋,宣州宁国(今属安徽)人。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