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瓢(二首)》是明代朽庵林公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一席茅庵百衲身,
这茅庵虽然简陋,但是我身上的袈裟却是用上百种不同颜色的布料拼凑而成的。
山高无日照窗尘。
因为庵位于高山之上,阳光无法照射进来,所以窗户上积满了尘土。
雪松挺翠能禁冷,
庵前的雪松挺拔翠绿,能够抵御严寒的侵袭。
霜叶堆红岂是春。
秋天的霜叶堆积成红色,岂能与春天相提并论。
瓦罐汲泉便北并,
我用瓦罐去汲取泉水,就是为了北边的邻人也能共享清泉。
木盘分米赠西邻。
我将米分装在木盘中,送给了我西边的邻居。
补瓢留得青蚨在,
我将瓢修补好,保留下来,让青蚨(指一种蚂蚱)在里面栖居。
自笑痴心也济贫。
我自嘲地笑着说,这种痴心的行为也能够帮助穷人。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朽庵林公居住的茅庵,以及他在茅庵中过着简朴的生活。茅庵虽然简陋,但是诗人通过描写茅庵内外的景物,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清贫生活的满足。诗人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茅庵周围的山景,表现了山高窗尘的寂静和雪松的坚韧。诗人还通过描述自己汲水、分米和修补瓢的行为,展现了他乐于助人、乐于与邻人分享的精神。
整首诗以简朴的语言表达了诗人朽庵林公对山水自然和清贫生活的热爱,以及对邻里间互助与友爱的讴歌。这首诗词通过朴实的描写和平实的行为,传达出一种宁静、朴素和仁爱的生活态度。读者在阅读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情厚意,以及对贫困生活的豁达与满足。
一席茅庵百衲身,山高无日照窗尘。雪松挺翠能禁冷,霜叶堆红岂是春。瓦罐汲泉便北并,木盘分米赠西邻。补瓢留得青蚨在,自笑痴心也济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