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雨江涨二首》是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连绵的雨夜景象。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急雨萧萧作晚凉,
卧闻榕叶响长廊。
微明灯火耿残梦,
半湿帘栊浥旧香。
高浪隐床吹瓮盎,
暗风惊树摆琳琅。
先生不出晴无用,
留与空阶滴夜长。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连绵不断的雨夜景象。雨下得急促,整个夜晚都笼罩在凉意之中。作者躺在床上,听到榕树叶子在长廊上沙沙作响的声音。微弱的灯火闪烁,使他的残余梦境清晰可见。帘栊半湿,散发着旧时的香气。高浪隐匿床下,吹拂着装有酒的瓮和盎。暗风吹动着树木,使它们摇曳有序,宛如珍宝琳琅摆放。作者深知在这样的雨夜中,出门也是无用的,于是他留在空阶上,继续倾听雨声滴落,夜晚也因此变得漫长。
赏析: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雨夜的景象,展现了作者对细节的敏感和独特的审美触觉。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描写手法,使读者仿佛置身于雨夜之中,感受到雨水的急促和凉意。通过描写榕叶响动、微明灯火、湿润的帘栊和吹拂的树木,诗人创造出一种寂静而又苍凉的氛围。在这样的夜晚,作者选择留在空阶上,安静地倾听雨声,表现出他对自然的敬畏和与大自然的共鸣。
苏轼以简洁而准确的语言,传达了雨夜的幽寂和寂静。他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将读者的情感与自然景象融为一体,使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感。整首诗以雨夜为背景,通过描绘细节,展示了苏轼独特的感受力和对自然的深刻体验,给人一种深沉而凄美的情感体验。这首诗既展现了苏轼的艺术才华,又表达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是一首充满哲理和意境的佳作。
急雨萧萧作晚凉,卧闻榕叶响长廊。微明灯火耿残梦,半湿帘栊浥旧香。高浪隐床吹瓮盎,暗风惊树摆琳琅。先生不出晴无用,留与空阶滴夜长。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