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子二首》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作品之一。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扬子二首》
一
道真沉溺九流浑,
独泝颓波讨得源。
岁晚强颜天禄阁,
只将奇字与人言。
二
吴山一带伤心碧,
楚水巴山葬骨寒。
人间正直真无敌,
谁敢言君子道难。
中文译文:
一
道路真实沉溺于繁杂的世俗,
孤身驾驶破败的船只探寻源头。
岁月已晚,勉强维持着官场荣耀,
只能将奇特的文字与人交流。
二
吴山一带泛起伤感的翠色,
楚水巴山葬着寒冷的骨骸。
世俗之中,正直的人是无敌的,
谁敢说君子的道德是困难的。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扬子江的景色和社会现象,表达了作者对道德沦丧和虚伪现象的忧虑。第一首诗描述了作者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孤独追求真理的艰难,他不愿迎合世俗的风尚,只能将自己的思想用奇特的文字表达。第二首诗则表达了作者对道德高尚人士的赞美,认为在这个世俗的社会中,真正正直的人是无敌的,他们坚守自己的道德准则,不受外界的干扰和诱惑。
赏析:
王安石以简练的语言和精炼的形象描绘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性的困境。他通过对扬子江和吴山、楚水、巴山等地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物与人文风貌的对比,突出了社会的虚伪和道德沦丧。诗中的"道真"、"孤泝"、"岁晚"等词语,透露出作者对于道德困境和时代风尚的不满和思考。最后两句"只将奇字与人言"和"谁敢言君子道难"则表达了作者对于真理和道德的坚守,以及对真正正直人物的赞颂。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表达了作者对于社会道德的忧虑和对真理的追求。它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于真善美的向往和对道德沦丧的批判。同时,诗中的意象和形象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读者能够通过阅读感受到作者对于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道德价值的坚守。
道真沉溺九流浑,独泝颓波讨得源。岁晚强颜天禄阁,只将奇字与人言。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