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病犬》
作者:秦观(宋代)
犬以守御用,老惫将何为。
踉跄劣於行,累然抱渴饥。
主人恩义易,勿为升斗资。
黾勉不肯去,犹若恋藩篱。
屠脍意得逞,烹庖在须斯。
糟糖固非意,豚矢同一时。
念昔初得宠,青缰缠球丝。
饲养候饥饱,动止常相随。
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
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
中文译文:
犬作为护卫之用,老朽的它将何去何从。
蹒跚行走,行动迟缓,艰难地忍受着渴饥之苦。
主人的恩义易变,不要因为升斗之资而遭受痛苦。
尽力勉强不愿离去,宛如恋慕藩篱的情景。
屠宰与烹饪意愿得以实现,厨中的庖牺正等待它。
糟糖和固然非其所愿,却与猪矢同时降临。
回忆起过去初得宠爱的时刻,青缰缠绕着它的项圈。
饲养时期伴随着饥饱,动与止常相伴。
胡言不会有始终,被抛弃于凋零的寂寥中。
犬死并不足以引起关注,确实令主人心生悲伤。
诗意和赏析:
《病犬》是一首宋代诗词,秦观以病犬为主题,抒发了对主人忘恩负义、对动物待遇的思考以及对犬的命运的感慨。
诗中的犬年老体衰,无法再为主人尽忠职守,甚至连基本的行走都困难重重。它曾经为主人守卫家园,但主人却忘记了它的付出,将其置于困境之中。诗中以犬喻人,表达了对人情冷暖的反思和对忠诚的思考。
诗中的屠脍和烹庖象征了主人对犬的残忍,不顾其需求与感受。糟糖和豚矢的比喻,表达了遭遇不幸的时刻,不仅是犬在遭受痛苦,也反映了犬与主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诗中描绘了犬对主人的眷恋,即使受尽折磨也不愿意离开,宛如恋慕着藩篱的情景。这种忠诚与对主人的依赖无法割舍,而主人却不再珍惜。
最后两句"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表达了犬的命运注定悲惨,即使死去也无人为之感伤,主人的冷漠令人唏嘘。整首诗以病犬为象征,通过表述犬的遭遇和命运,探讨了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以及人性的冷暖。
这首诗词以秦观独特的描写手法展现了犬的悲惨遭遇和对主人的忠诚,引发人们对待动物的思考。同时,诗中的犬也具有象征意义,代表了一种被遗忘、被抛弃的群体,使人们对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关注和同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犬的形象,表达了对人情冷暖和对动物待遇的思考,以及对忠诚、恩情和命运的深刻感慨,引发人们对社会伦理和道德的反思。
犬以守御用,老惫将何为。踉跄劣於行,累然抱渴饥。主人恩义易,勿为升斗资。黾勉不肯去,犹若恋藩篱。屠脍意得逞,烹庖在须斯。糟糖固非意,豚矢同一时。念昔初得宠,青缰缠球丝。饲养候饥饱,动止常相随。胡云不终始,委逐在衰迟。犬死不足道,固为主人悲。
秦观(1049-1100)字太虚,又字少游,别号邗沟居士,世称淮海先生。汉族,北宋高邮(今江苏)人,官至太学博士,国史馆编修。秦观一 生坎坷,所写诗词,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苏轼过扬州,亲自看望秦观,正巧孙觉、王巩亦在高邮,乃相约游东岳庙,载酒论文,吟诗作赋,一时传为佳话。秦观生前行踪所至之处,多有遗迹。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丽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莺花亭;青田的秦学士祠;湖南郴州三绝碑;广西横县的海棠亭、醉乡亭、淮海堂、淮海书院等。秦观墓在无锡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书“秦龙图墓”几个大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