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兵》是杜甫的一首唐诗,描述了北庭地区的情况以及壮士们在边疆巡逻的艰苦和危险。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庭送壮士,
貔虎数尤多。
精锐旧无敌,
边隅今若何。
妖氛拥白马,
元帅待雕戈。
莫守邺城下,
斩鲸辽海波。
诗意是告诫当时的将士要时刻保持警惕和战备,同时也表达了对边疆巡逻壮士们的深深敬意。
首两句描述了北庭地区的情况。北庭是指唐朝西北边防的重要地区,而“壮士”则指的是在边疆驻守的战士们。第三句“貔虎数尤多”形象地描绘了北庭地区威胁巨大的敌人,貔虎象征着凶猛的敌方势力。
接下来的两句点明了当时的形势更加严峻,战士们需要时刻保持警惕。在过去,精锐部队是无敌的,但如今边地的敌人变得越来越强大。
下半部分,末两句表达了杜甫对将士们的期望和嘱咐。官方组织和领导必须强大,元帅需要刻着雕戈等待出征。最后两句是对将士们的激励,告诉他们不能困守城下,应该勇敢去战胜敌人。
通过这首诗词,杜甫让读者感受到了当时边防事业的艰辛和危险,同时也传达了他对边疆巡逻的壮士们的敬意和鼓励。
北庭送壮士,貔虎数尤多。精锐旧无敌,边隅今若何。妖氛拥白马,元帅待雕戈。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