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令舍池台》是唐代文学家韩愈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河南令舍池台
灌池才盈五六丈,
筑台不过七八尺。
欲将层级压篱落,
未许波澜量斗石。
规摹虽巧何足夸,
景趣不远真可惜。
长令人吏远趋走,
已有蛙黾助狼藉。
中文译文:
在河南的官舍中,有一个池塘和一座平台。
池塘虽然不大,只有五六丈长,
而平台只有七八尺高。
虽然我想将池塘平整到与平台齐平,
但是没有允许池水起浪,量度水深的石头。
虽然我设计的规划精巧,但也不足夸耀,
这里的景致虽然不远,却令人惋惜。
长久以来,官吏们远离这里,很少光顾,
已经有青蛙和黾虫助长了荒草丛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在河南官舍中被忽视和荒废的池塘和平台。诗人韩愈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个景观的遗憾和无奈之情。
诗的前两句描述了池塘和平台的大小,池塘只有五六丈长,平台只有七八尺高,显得相对较小。接下来的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愿望,他希望将池塘的水面平整到与平台齐平,但是又不能让水波起浪,以至于无法测量水的深度。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希望在平凡的景致中追求平衡和和谐,但是受到了限制和约束。
诗的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这个景观的评价。他认为自己设计的规划虽然精巧,但是并不值得夸耀。尽管这里的景致并不遥远,但是却令人感到遗憾和惋惜,因为这个地方已经被荒废和忽视了很久,没有人来欣赏和维护。
整首诗通过对池塘和平台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于环境的关注和对于人们对自然的忽视与破坏的批评。诗中的景观被视为一种象征,代表了社会的冷漠和对美的麻木。诗人通过对这一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于人们对自然环境的漠视和对美的追求的无奈之情。
灌池才盈五六丈,筑台不过七八尺。欲将层级压篱落,未许波澜量斗石。规摹虽巧何足夸,景趣不远真可惜。长令人吏远趋走,已有蛙黾助狼藉。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