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邻里往还》是唐代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邻里之间互相往来的珍视和感激之情。
诗中,诗人询问邻里为何能安然无事,免受饥寒之苦而无需为了谋生而结婚或者被迫嫁娶。诗人家中虽然只有骨肉亲属数人,但没有受到饥寒之苦,因为诗人存有粮食三年之量。诗人感叹自己能够解放于人间的纷扰之事,成为逍遥自在的仙人。但同时,诗人也担心邻里之间过多往来会使彼此感到厌倦或贬低,所以他规定:南家饮酒,北家安眠。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是:
问你为何能够安然无事,
免受饥寒之苦而无需结婚。
我这个家庭只有几口人,
却有三年的粮食储备。
只要能够与世事相抗争,
就是在尘世中的自由仙人。
唯恐邻里往来会让彼此厌倦,
就让南家饮酒,北家安眠。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邻里之间互相帮助和照顾的赞赏之情。诗人感激邻里对他们的关心和友善,使他们得以免受饥寒之苦。同时,诗人也意识到亲近的人之间要保持适度的距离和交往的规范,避免相互之间产生疲倦或轻视。这体现了诗人重视邻里之间的和睦与稳定关系的价值观。
诗中还有一种逍遥自在、超脱尘世的意境。诗人将自己能够不受世俗之事所扰,专注于生活的美好与纯粹比作成为一个逍遥自在的仙人。这种意境让人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怀,表达了诗人对于清净和宁静的向往。
总之,这首诗词通过赞颂邻里之间的和睦和友爱,表达了诗人对邻里之间的珍视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的追求和向往之情。
问予何故独安然,免被饥寒婚嫁牵。骨肉都卢无十口,粮储依约有三年。但能斗薮人间事,便是逍遥地上仙。唯恐往还相厌贱,南家饮酒北家眠。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