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蝉》是唐代诗人李咸用创作的一首诗词。诗人通过描写早蝉的鸣叫声,表达了游人思乡的心情。
诗中首先描述了门柳不连野,意指门前柳树未能延伸至野外。接着提到乍闻为早蝉,暗示早晨时可以听到蝉鸣声。这里的蝉鸣声被视作一种暗示或预兆,使得诗人心生乡思。
诗人接着描述游人无定处,表示游子在外流浪无处安身。早晨听到早蝉的声音,更使游人心头感到思乡之情。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这里暗指诗人在斜阳下与雨相伴的时刻,回忆起了往事。前年湘竹里,风激绕离筵,指的是两年前,诗人在湘江边的竹林中,风吹动离别的席筵,使他愈发思乡。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游子在外的思乡之情。蝉鸣声引起了他对故乡的回忆,使他心生愁思。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情感交融,诗人表达了人在异乡的孤寂和思乡之苦。
门柳不连野,乍闻为早蝉。游人无定处,入耳更应先。暂默斜阳雨,重吟远岸烟。前年湘竹里,风激绕离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