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郡太君挽歌二首》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对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第一首: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
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
译文:
当年丈夫去世,虽年幼守寡。
为了追求名誉,从未嫌弃贫贱。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去世后守寡的心境。她年轻时嫁给了丈夫,但丈夫却早逝,留下她孤苦无依。尽管她的生活贫困艰辛,但她从未因此而放弃追求名誉和成就。她坚持不懈地努力,不厌倦于艰苦的生活。
赏析:
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坚强而勇敢的女性。她的丈夫过世后,她年轻而孤苦地守护着孤儿身份。然而,她并没有沉沦于悲伤和困境中,而是积极地奋斗,追求名誉和成就。她以坚韧不拔的精神面对困难,从未对生活中的艰辛感到厌倦。这种乐观、积极的态度是这首诗中的亮点。
第二首:
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
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译文:
晚年终将享受幸福,阴间的官吏不应欺凌,
但愿不要让碧江之上,独自传颂陶母的坟碑。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主人公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期望和渴望。她希望在晚年能够享受到幸福和安宁,不受阴间官吏的欺凌和侵犯。她也希望自己的墓碑能够得到传承和尊重,不被遗忘。
赏析:
这首诗展示了主人公对晚年的向往和追求。她希望在晚年能够得到应有的幸福和尊重,不受任何欺凌。她对自己的墓碑的留存和传承也表达了对个人价值和记忆的重视。整首诗透露出主人公对美好晚年生活的渴望和对个人尊严的坚守。
这两首诗通过对主人公的描述和表达,展示了一位坚强而乐观的女性形象。她在困境中不屈不挠,追求名誉和成就,并对晚年生活充满希望。这些诗歌表达了作者对女性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女性独立和自强的价值观。
当时丈人殁,虽少守孤儿。以及成名誉,何尝厌藿藜。暮年终飨福,阴骘不应欺,莫使碧江上,独传陶母碑。
梅尧臣(1002~1060)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汉族,宣州宣城(今属安徽)人。宣城古称宛陵,世称宛陵先生。初试不第,以荫补河南主簿。50岁后,于皇祐三年(1051)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曾参与编撰《新唐书》,并为《孙子兵法》作注,所注为孙子十家著(或十一家著)之一。有《宛陵先生集》60卷,有《四部丛刊》影明刊本等。词存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