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杨屯田通判永兴》是宋代王禹偁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述了送别杨屯田通判永兴的情景,表达了对他的赞美和祝福。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长安弃废比藩方,
通理犹宜占省郎。
入洛才名齐二陆,
有唐门户本三杨。
袖中丹桂家声在,
道畔丰碑祖德光。
莫向公余寻故第,
榛芜难认靖恭坊。
这首诗词的诗意主要表达了对杨屯田通判永兴的赞美和祝福之情。首先,诗中提到长安废弃的官府与边防地区相比,杨屯田通判的通理才能更适合担任省郎一职。接着,诗人称赞杨屯田通判在进入洛阳后,名声与二陆齐名,而他的家族出身自唐朝的三杨门户。诗中还提到杨屯田通判的声望就像袖中的丹桂一样,他的家族在道路旁边有一座丰碑,祖先的德行光耀万世。最后,诗人告诫不要去寻找杨屯田通判的旧居,因为现在已经长满了杂草,很难辨认出靖恭坊。
这首诗词通过对杨屯田通判的赞美和祝福,展现了作者对他的敬佩之情,并表达了对他未来事业的美好祝愿。同时,诗人也通过描绘杨屯田通判的家族背景和声望,彰显了家族的荣耀和传承。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杨屯田通判的深深敬意和祝福之情。
长安弃废比藩方,通理犹宜占省郎。入洛才名齐二陆,有唐门户本三杨。袖中丹桂家声在,道畔丰碑祖德光。莫向公余寻故第,榛芜难认靖恭坊。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