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是一首宋代王禹偁创作的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洞庭山,吴山无此秀,
乘暇一游之。
万倾湖光里,
千家橘熟时。
这首诗词描绘了洞庭山的美景。洞庭山是位于湖南省洞庭湖畔的一座山峰,王禹偁通过诗词表达了对这座山的赞美之情。他说吴山(指苏州吴山)没有这样的秀丽景色,暇时乘船游览洞庭山。在湖光的映衬下,整个山峰仿佛倾泻在湖中,形成了壮丽的景象。而当千家万户的橘子成熟时,更增添了一份丰收的喜悦。
平看月上早,
远览鸟归迟。
诗中描绘了洞庭山的不同景致。作者说从山上平视,可以看到月亮早早地升起,这暗示着清晨的宁静和美好。而远望时,可以看到鸟儿归巢的景象,这意味着夕阳西下,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
近古谁真赏,
白云应得知。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欣赏洞庭山的人们的思考。他问近代的人们是否真正欣赏过这样的美景,而只有白云才能真正了解洞庭山的美丽。这里的白云可以理解为洞庭山上的云雾,也可以理解为洞庭山的精神所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洞庭山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思了人们对美的欣赏和理解。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万倾湖光里,千家橘熟时。平看月上早,远览鸟归迟。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