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送僧归日本》是唐代方干创作的一首送别诗。诗中通过描绘航海图景,表达了对僧人远行归国的祝福和期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
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
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
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诗意和赏析:
诗人以航海的图景为背景,寄托了对僧人的送别之情。首句“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表达了天地之间的变化莫测,也暗喻行船出海的艰险和朝代更迭的无常。
接下来两句“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通过对位置和时间的描写,展现了僧人的远行和回国的旅途。
下半首描述了大海和彼岸的国家。诗句“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以大海为界,提及扶桑(指日本)作为离中国最近的东方国度,暗示了僧人远行至九州扶桑之地。扶桑树底的“天涯”一词,将山、海、天三者联系在一起,形成了一种辽阔而美丽的景象。
最后两句“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表达了对僧人归国的期盼和希望。虽然船上已经启航,但只有顺风才能迅速到达目的地,而即使到达对岸,还需等待岁月的流转。
整首诗以清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远行和归国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僧人的美好祝愿和期待。
四极虽云共二仪,晦明前后即难知。西方尚在星辰下,东域已过寅卯时。大海浪中分国界,扶桑树底是天涯。满帆若有归风便,到岸犹须隔岁期。
方干(809—888)字雄飞,号玄英,睦州青溪(今淳安)人。擅长律诗,清润小巧,且多警句。其诗有的反映社会动乱,同情人民疾苦;有的抒发怀才不遇,求名未遂的感怀。文德元年(888年),方干客死会稽,归葬桐江。门人相与论德,谥曰“玄英先生”,并搜集他的遗诗370余篇,编成《方干诗集》传世。《全唐诗》编有方干诗6卷348篇。宋景佑年间,范仲淹守睦州,绘方干像于严陵祠配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