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伯玉常卿二首》是宋代刘克庄创作的一首诗。以下是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挽唐伯玉常卿二首
久欲携莼鲫,呻吟去未能。
甫封陶母墓,俄吊董生陵。
言立何曾死,骚招更不应。
那须论宿草,身尽泪方冰。
中文译文:
长久以来,我一直希望能够带着水草和鱼,呻吟着远行却未能如愿。
刚刚为陶母的坟墓封土,立刻又去祭拜董生的陵墓。
这是说话立刻就能实现的吗?悲伤与呼唤都得不到应答。
无需论述宿命的无情,我的身体已经因泪水而冰冷。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刘克庄为了挽故友唐伯玉和常卿而写的。唐伯玉和常卿可能是刘克庄的朋友或者同事,他们已经去世,而刘克庄一直怀念他们。诗中表达了作者对逝去的朋友的思念之情。
首先,诗人表达了自己长久以来的愿望和未能如愿的遗憾。他一直渴望能够带着水草和鱼去远行,表现出他对自由、远离尘世的向往,但是这个愿望一直未能实现。
接着,诗人描述了自己刚刚为陶母墓封土,又去祭拜董生陵墓的情景。这表明作者在挽歌去世的朋友的同时,也在感叹生命的脆弱和无常。他对逝去的朋友表示了深深的怀念和哀悼。
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朋友的疑问和无奈。他质问逝去的友人们是否真的死去,是否真的无法回应他的呼唤和悲伤。他对生死的辩证思考和对逝去友人灵魂状态的追问,表现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与感慨。
最后两句以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痛。他说不需要讨论宿命的无情,因为他的身体已经因为泪水而冰冷,这是对自己内心痛苦和悲伤的直接表达。
整首诗表达了刘克庄对逝去的朋友的深深思念和无尽的伤感,同时也传达了对生命和宿命的思考。通过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诗人唤起了读者对生命的珍惜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久欲携莼鲫,呻吟去未能。甫封陶母墓,俄吊董生陵。言立何曾死,骚招更不应。那须论宿草,身尽泪方冰。
刘克庄(1187~1269) 南宋诗人、词人、诗论家。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坛领袖,辛派词人的重要代表,词风豪迈慷慨。在江湖诗人中年寿最长,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辞赋创作,提出了许多革新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