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杂咏七首》是宋代晁补之的一首诗词,描述了位于皁荚村南三里处的一座双堤,形如牛角,使人联想到了隋朝修建的万里长城。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皁荚村南三里许,
春江不隔一程遥。
双堤斗起如牛角,
知是隋家万里桥。
这首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双堤的赞美和对历史的追溯。诗中的皁荚村指的是扬州的一个地方,而春江指的是扬州境内流经的扬子江。诗中提到的双堤,形状如同牛角,让人想起了隋朝修建的万里长城。这里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回忆。
这首诗词的赏析在于其简练而意味深远的表达。作者通过简单的描写,将双堤的形状与隋朝的万里长城进行了联系,寓意深远。双堤的形状让人联想到了壮丽的长城,以及隋朝的伟大工程。这种联想不仅展示了作者对扬州景物的赞美,也同时将古代历史与现实景观相结合,展现了历史的延续与传承之美。
整首诗词字数不多,但通过简单的描写和联想,传递出了作者对历史文化的敬仰和对扬州景物的赞美之情,展示了作者的才思和对美的感知能力。同时,这首诗词也激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引发对古代文化的兴趣与思索。
皁荚村南三里许,春江不隔一程遥。双堤斗起如牛角,知是隋家万里桥。
晁补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曾任吏部员外郎、礼部郎中。 工书画,能诗词,善属文。与张耒并称“晁张”。其散文语言凝练、流畅,风格近柳宗元。诗学陶渊明。其词格调豪爽,语言清秀晓畅,近苏轼。但其诗词流露出浓厚的消极归隐思想。著有《鸡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