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译文及注释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朗读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因道济南事作十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答文与可以六言诗相示
因道济南事作十首

舜井溢流陌上,
历山近在城头。
羁旅三年忘去,
故园何日归休。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是苏辙的回答。诗的开篇提到了“舜井溢流陌上”,舜井指的是舜帝为民众修建的井,水从井中溢出,流淌到大街小巷之间。接着提到“历山近在城头”,历山是济南的一座山,位于城市的近处,显示出苏辙身在济南。诗的中间两句表达了苏辙离家三年以来的感慨和思念之情:“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他在外地漂泊,感觉时间过得很快,三年的时光已经被遗忘,而对于回到故园的渴望却无法休止。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述济南的景物和苏辙自身的境遇,表达了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渴望回归的心情。舜井溢流陌上、历山近在城头等描绘了济南的景色,展示了苏辙身处异乡的心境。而“羁旅三年忘去,故园何日归休”则表达了苏辙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这种思乡之情在宋代文人中普遍存在,对于苏辙来说,离乡背井已经三年,思乡之情更加浓烈。整首诗字数简短,意境深远,情感真挚,通过简洁的词语表达了苏辙内心的痛苦和对家乡的眷恋。这也是苏辙以其细腻的感情描写和卓越的才华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所在。

下载这首诗
(0)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