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译文及注释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朗读

《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朱栏碧瓦照山隈,
竹简牙签次第开。
读破文章随意得,
学成富贵逼身来。
诗书教子真田宅,
金玉传家定粪灰。
更把遗编观得失,
君家旧物岂须猜。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读书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社会地位的压迫。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金玉等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平凡。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现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朱栏碧瓦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次第开启,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读书并非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成富贵逼身来"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负担,学成之后,社会对于学者的期待和要求也会更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将智慧和知识传承给下一代,以真正的田宅(指家园)来教育子女。

接下来的两句"金玉传家定粪灰"表达了物质财富和贵重物品的传承,但与此同时,诗人也提到了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这种对物质和现实的思考,呼应了前两句对学识和教育的思考,揭示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洞察。

最后两句"更把遗编观得失,君家旧物岂须猜"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该轻易猜测和忽视。这是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的呼吁。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于知识、智慧和传统文化的重视,以及对人生和现实的思考和洞察。《寄题蒲传正学士阆中藏书阁》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照亮山隐,
竹简和牙签依次展开。
阅读并领悟了无数文章,
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
诗书教育儿女真正是财富,
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
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
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

诗意:
这首诗是苏辙寄给蒲传正学士的,题目是《阆中藏书阁》。诗中通过描写阆中藏书阁的景象,表达了对学术和教育的思考以及传承的重要性。诗人在诗中表达了对阅读和学习的态度,以及学识带来的富贵和对个人的压力。他还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以及贵重物品的传承和现实生活的世俗性。最后,他呼吁重视传世文献的珍贵性,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前人的智慧。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阆中藏书阁的景象,展示了苏辙对学术和教育的重视。红色栏杆和绿色瓦片的景色表明这是一座宏伟壮丽的建筑,而竹简和牙签的依次展开,象征着蒲传正学士的藏书丰富而有序。诗人在诗中表达了他对阅读的态度,认为阅读不应该是刻意追求,而是随意的阅读和体验。通过阅读,人们可以获得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诗中的"学识使人富贵并逼近身边"表达了学识所带来的压力和影响,学识越深,社会对学者的期望和要求也会越高。诗人接着提到了诗书教育子女的重要性,认为真正的财富是通过诗书教育所传递的价值观和智慧,而不仅仅是物质财富,如金玉等贵重物品。他通过"金玉等物质只是暂时的"表达了对物质和现实生活的审视,强调人生的平凡和尘世的虚幻。

最后两句"更重要的是传承留存的智慧,你家中的古物无需猜测"是诗人对传世文献和前人智慧的呼吁。诗人认为我们应该珍视前人留下的智慧和著作,不应轻易猜测和忽视。他认为家中的古物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传承,无需猜测它们的价值,而应当加以重视。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阆中藏书阁的描绘,以及对学术、教育、家族传承和传世文献的思考,展示了苏辙对知识、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苏辙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