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次烟字韵后黄大临庭坚见寄二首》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十年来,我日夜辛劳思考,
新的诗作超越了云烟。
清风吹过,我感到世界没有距离,
明月陪伴,我们共享同一天。
归去山林泉水,可以避夏日的酷热,
北方征途,恐怕要花费许多年。
与你一起感到惭愧的是,我们都知道时光如鹤般飞逝,
先埋葬我们的子孙,依靠坚强的黑柏。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苏辙对自己创作的自豪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他说自己经过十年的努力,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在思考和创作新的诗歌作品,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超过了一般的诗人。他感叹清风吹来,感觉世界没有距离,明月陪伴他们共同度过每一天,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与自然的共生。
接下来,苏辙描述了自己的归去之地,希望回到山林泉水之间,避开夏日的酷热。然而,他也意识到北方的征途充满了艰辛和漫长的旅途,可能需要许多年的时间。最后,他与读者共同感到惭愧,明白时间如同飞翔的鹤般迅速流逝,因此需要先为子孙后代埋下坚强的根基,依靠黑柏的力量。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苏辙对诗歌创作的自信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他通过比喻自己的新诗超越了云烟,突出了自己在创作上的成就感。清风吹过和明月陪伴则表现出他与自然的亲近和共生关系。
在描述归去山林泉水和北方征途时,苏辙展现了对逸致和艰辛的思考。他希望回归山林泉水,寻找宁静和避暑之地,而北方征途则象征着厄运和艰辛。这两个场景的对比凸显了人生的选择和困境。
最后,苏辙以时光如鹤般飞逝的比喻,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忧虑和对子孙后代的关爱。他共同与读者感到惭愧,希望为子孙后代埋下坚实的根基,象征着对家族和传承的重视。
总之,这首诗词展示了苏辙对创作成就的自豪感和对时光流逝的思考。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他传达了与自然的亲近和共生关系,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选择和困境的思考,以及对子孙后代的关爱和责任。
十载劳思寤寐间,新诗态度比云烟。清风吹我无千里,明月随人共一天。归去林泉应避暑,北征道路恐经年。与君共愧知时鹤,养子先依黑柏颠。
苏辙(1039—1112年),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