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家傲》是宋代黄庭坚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十年来无孔窍。
几回得眼还迷照。
一见桃花参学了。
呈法要。
无弦琴上单于调。
摘叶寻枝虚半老。
拈花特地重年少。
今后水云人欲晓。
非玄妙。
灵云合破桃花笑。
诗意:
这首诗词以渔家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坚持自我、追求纯真和超越俗世的心态。诗中运用了桃花、无弦琴等意象,通过描绘渔家的生活和诗人的内心境界,传达了一种豁达、淡泊和超脱的情感。
赏析:
诗的开头两句“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表达了诗人在世俗中度过了三十年,没有真正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但在几次开悟之后又陷入困惑。这里的“孔窍”和“眼”可以理解为心灵的洞察力和理解力。
接下来的两句“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表明诗人在看到桃花的时候,仿佛参透了一种修行的方法,希望通过桃花的启示来达到一种境界。这里的“桃花”可以理解为美好事物的象征,诗人试图通过欣赏美丽的事物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紧接着,“无弦琴上单于调,摘叶寻枝虚半老。”这两句表达了诗人自己的心境和年龄。无弦琴上的“单于调”指的是一种高深的音乐演奏技法,意味着诗人对艺术的追求和研究。而“摘叶寻枝虚半老”则暗示了诗人年纪渐长,但他仍然寻求生命的新鲜和活力,保持年轻的心态。
最后两句“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表达了诗人的态度和对未来的期许。诗人用“拈花”来强调自己特立独行的个性,重申自己追求纯真和年轻的决心。他希望在未来的岁月中,如水云一般自由自在,不受束缚。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的轻蔑和超越,他相信真正的境界是超越物质和俗世的笑声。
整首诗词通过渔家和桃花的意象,表达了诗人追求纯真和超越的心境。诗人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己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世俗的超然态度和对自由境界的向往。这首诗词展示了黄庭坚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人生境界的思考。
三十年来无孔窍。几回得眼还迷照。一见桃花参学了。呈法要。无弦琴上单于调。摘叶寻枝虚半老。拈花特地重年少。今后水云人欲晓。非玄妙。灵云合破桃花笑。
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豫章黄先生,汉族,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而且,他跟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一祖三宗”(黄为其中一宗)之称。英宗治平四年(1067)进士。历官叶县尉、北京国子监教授、校书郎、著作佐郎、秘书丞、涪州别驾、黔州安置等。诗歌方面,他与苏轼并称为“苏黄”;书法方面,他则与苏轼、米芾、蔡襄并称为“宋代四大家”;词作方面,虽曾与秦观并称“秦黄”,但黄氏的词作成就却远逊于秦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