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烛影摇红·舟舣鸥波》是宋代张炎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描绘舟船在波浪中摇曳的烛光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回忆与思念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
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
闲把花枝试拣,笑盈盈,和香待翦。
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
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
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
才过风柔夜暖,渐迤逦、芳程递趱。
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诗意和赏析:
《烛影摇红·舟舣鸥波》通过描绘舟船在波浪中摇曳的烛光,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念和对邻里之间交往的渴望。
诗的开篇,“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舟船在波浪中摇曳,寻找邻里的踪迹,愁苦都随之消散。这里通过描写舟船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邻里情谊的渴望和寻觅。
接着,“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诗人以自己老去的身份,比喻自己像柳树一样优雅自如,在花前仔细观看,感受岁月的荏苒。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老年生活的豁达和对美好事物的欣赏。
诗的后半部分,“闲把花枝试拣,笑盈盈,和香待翦”,诗人轻松自在地拿起花枝试摘,笑容满面,期待着与花香相伴。这里表达了诗人对于闲适生活的向往,展现了对美好时光的追求。
“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诗人回首往事,看到紫曲门已经荒废,他曾在那里游玩,习惯了那个时光。这里表达了对过去岁月的怀恋和对逝去时光的感慨。
最后两句,“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通过描绘黄昏时分的箫声和鼓声,表达了动人心弦的情感。锦街已经不再明亮,而是被尘土所覆盖。这里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城市的变迁,同时也暗示了人事的更迭和生活的变化。
整首诗以舟船摇曳的烛光为线索,通过对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美好时光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邻里情谊和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诗中融入了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主题,展现了人事往事的悲欢离合。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叙述个人情感,诗词展示了诗人对于岁月流转和生活变迁的思考与感慨,呈现出深邃而富有情感的意境。
这首诗词以其细腻的描写和真挚的情感而著名,通过舟船、烛光、花枝等意象的运用,将人物与自然景物巧妙地融合在一起,形成了独特而深远的意义。诗人以自己的视角和情感来表达对岁月的思索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给读者带来了对过去时光的反思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独特的意象和真挚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邻里情谊、美好时光和生活变迁的思考与感慨。它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让人们在阅读中感受到岁月的流转和人事的更迭,引发对生活意义和人性关怀的思考。
舟舣鸥波,访邻寻里愁都散。老来犹似柳风流,先露看花眼。闲把花枝试拣。笑盈盈,和香待翦。也应回首,紫曲门荒,当年游惯。箫鼓黄昏,动人心处情无限。锦街不甚月明多,早已骄尘满。才过风柔夜暖。渐迤逦、芳程递趱。向西湖去,那里人家,依然莺燕。
张炎(1248年-1320年),字叔夏,号玉田,晚年号乐笑翁。祖籍陕西凤翔。六世祖张俊,宋朝著名将领。父张枢,“西湖吟社”重要成员,妙解音律,与著名词人周密相交。张炎是勋贵之后,前半生居于临安,生活优裕,而宋亡以后则家道中落,晚年漂泊落拓。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张炎另一重要的贡献在于创作了中国最早的词论专著《词源》,总结整理了宋末雅词一派的主要艺术思想与成就,其中以“清空”,“骚雅”为主要主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