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司空侍中晏元献公挽词二首》是宋代文人王珪的作品。这首诗词表达了对已故的晏元献公的悼念之情,诗意深沉、哀怨而富有情感。
诗词中的富贵谁为并,文章世所稀,表明晏元献公既有显赫的社会地位,又是文学才子,这样的人才在世间少有。勋名丹史在,体貌九天违,描绘了晏元献公的功勋在史册中留名,但他的容貌却超越了尘世的凡俗之美,形容其非凡的气质和仪态。
嵩极朝摧峻,台躔夜掩辉,这两句通过描绘景物的变幻来表达作者对晏元献公的敬仰之情。嵩山峻峭高耸,朝阳的照射都难以摧毁其威严;而台阶躔行的人们夜晚的身影,也无法掩盖他的光辉。这些景象与晏元献公的崇高身份相呼应,强调了他的非凡和卓越。
最后两句“空余旧游客,泪向寝门挥”,表达了作者因晏元献公的离世而感到凄凉和悲伤。作者自称是晏元献公的旧友,如今只能独自留在世间,向他的安息之处——寝门挥泪告别。
这首诗词充满了对晏元献公的怀念和悲痛之情,通过描绘景物、表达对晏元献公的赞美,展现了作者对逝去伟人的景仰之情,以及对人生无常和离别的思考。整首诗词以其深情的笔触和动人的诗意,让读者感受到了对逝去伟人的无尽思念与悲戚之情。
富贵谁为并,文章世所稀。勋名丹史在,体貌九天违。嵩极朝摧峻,台躔夜掩辉。空余旧游客,泪向寝门挥。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