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宗皇帝挽词五首》是宋代文官王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仁宗皇帝去世后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仁宗皇帝的怀念之情以及对朝政和社会的忧虑。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七月欑宫晓,
愁看动素旂。
乾坤清泪满,
车驾昔游非。
落月低黄繖,
流尘上玉衣。
苍梧何日返,
耘鸟傍陵飞。
诗词的诗意表达了作者对仁宗皇帝去世的悲痛之情。诗的开篇,七月欑宫晓,描绘了皇宫的黎明,但作者内心却充满了愁绪,因为他在清晨看到了皇帝的旗帜在飘扬,但却没有了皇帝的驾临。接着,诗中描述了乾坤间皇帝的清泪满布,表达了天地万物都为皇帝的离世而感到悲伤。车驾昔游非,表明皇帝已经不再驾临朝廷,这让作者倍感忧虑。
诗的后半部分,通过描绘月亮的落下和黄色的帷幕,以及飞扬的尘土上的玉衣,表达了皇帝已经离去的悲凉。苍梧何日返,表明皇帝已经离开,不再回到人世间。最后一句耘鸟傍陵飞,以寓意深远的形象,表达了对皇帝归葬陵墓的期盼和思念之情。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表达了作者对仁宗皇帝的怀念和对时局的忧虑。整首诗意境凄凉,通过景物的描绘,使读者感受到了皇帝的离去给朝政和社会带来的伤痛和不安。同时,诗词中的意象也展示了作者对皇帝的崇敬和对皇帝归宿的思念之情。
七月欑宫晓,愁看动素旂。乾坤清泪满,车驾昔游非。落月低黄繖,流尘上玉衣。苍梧何日返,耘鸟傍陵飞。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王珪历仕三朝,典内外制十八年,朝廷大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