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鲁宪见寄二首》是宋代吴芾所作,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鲁宪相聚的场景,通过自然山水和友谊的交流,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事的烦扰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厌直承明老从臣,
不将人事挠天真。
几年欲作山中相,
今日得为林下人。
竹里醉吟聊遣兴,
水边宴坐足怡神。
回思当日游从地,
过眼浑如陌上尘。
这首诗的诗意通过情感和意境的表达,传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首先,诗人表达了对现实世事的厌倦和对表面功名的不屑。他感到对直接承受明君的忠诚职责感到疲惫,不愿将个人利益和权谋左右自己的心灵。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对人事纷扰的厌恶,追求内心的纯真和自由。
其次,诗人对山中生活的向往和期待。他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远离尘嚣,过上与山水相伴的生活,与自然为友,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自由。今日终于得以在林下的山水间成为一个隐居者,实现了他的愿望。
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竹林中的醉吟和水边的宴会,表达了他在自然中释放情感、放松心情的愉悦。竹林是一个幽静而清新的地方,诗人在其中饮酒、吟诗,以此聊以消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水边的宴坐给他带来了愉悦的神情,使他的心灵得到满足和舒展。
最后,诗人回忆起曾经的游历经历,这些经历在他的脑海中已经模糊不清,如同过眼云烟,犹如陌生的尘土。这种回忆使他更加坚定了对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也表达了诗人对时间的感慨和对人生流转的思考。
综上所述,《和鲁宪见寄二首》通过山水意境和情感的抒发,表达了诗人对纷扰世事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生活的向往,展示了他追求内心自由和宁静的精神追求。
厌直承明老从臣,不将人事挠天真。几年欲作山中相,今日得为林下人。竹里醉吟聊遣兴,水边宴坐足怡神。回思当日游从地,过眼浑如陌上尘。
吴芾(1104—1183),字明可,号湖山居士,浙江台州府人(现今浙江省台州市仙居县田市吴桥村)人。绍兴二年(1132)进士,官秘书正字,因揭露秦桧卖国专权被罢官。后任监察御史,上疏宋高宗自爱自强、励精图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