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殿》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石。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礼殿的景象,通过雨水打湿的苔藓、汉人的姓名、六经的阅读和音乐的演奏,以及千古传世的衣冠,展现了这个地方的庄严和崇高。
诗词以雨水浸湿的苔藓和墨色昏暗的场景开篇,给人一种寂静、荒凉的感觉。接着提到汉人的姓名依然流传,显示着历史的延续和传统的弘扬。六经的阅读和丝竹音乐的演奏,使得这个地方更加庄严和尊崇,体现了文化的繁荣和传统的重要性。诗词中还提到千古传世的衣冠,这里象征着古代士人的品德和高尚,彰显了这个地方的庄重和仪式感。
接下来的几句表达了对于高尚文化的尊重和珍惜。诗人希望高尚的文化不会被废弃,祭祀活动能够继续进行,保持传统的仪式和价值观。然而,诗词最后提到现实的情况,说扬马仍未招魂,指的是此地的扬马祭祀仪式暂时没有进行。这一句意味深长,暗示着尽管对于传统的尊崇,但现实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变化和缺失。
最后两句写到了蜀学(指蜀中的学派)的寥寥无几,东去的江水注入了海门。这里表达了对蜀学文化的关注和思考,以及随着时间的流逝,东去的江水象征着文化的流失和消逝。
整首诗通过对礼殿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于传统文化和仪式的尊崇,并借此反思了当时社会中一些文化的变迁和流失。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景物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展现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的关切和思考,具有一定的哲理意味。
雨老苔荒墨色昏,汉人两序姓名存。六经丝竹升堂后,千古衣冠此地尊。但使高文无废祀,只今扬马未招魂。寥寥蜀学谁为倡,东去江流注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