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寅西归江行春怀十首》是宋代诗人汪莘所作,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香鞴绣轭急朝昏,
李陌桃蹊不尽樽。
满席落花人睡起,
始知春兴属柴门。
诗意:
诗人描述了自己西归的旅途中的春日景色,以及对春天的怀念之情。他观察到了早晚的日光逐渐变迟,交替的朝暮时光流转如绣轭一般快速。在往西归途中,他经过了李陌和桃蹊两处地名,其中李陌是一条李树种植的道路,桃蹊则是一条通往桃树的小路。这两个地方都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诗人发现这种春兴无法用酒来尽情享受。最后,他坐在满席上,落下的花瓣覆盖着他身边的人,当他们从睡梦中醒来,才真正意识到春天的兴盛属于柴门(指普通百姓家庭)。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春日归途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悟。诗中的“香鞴绣轭急朝昏”一句运用了形象的比喻手法,形容春光的变幻迅速,既表现了春天光景的美丽,又暗示了时光的流逝。诗中的李陌和桃蹊则是通过地名的方式,将春天的气息与具体的地方联系起来,增加了诗意的层次。最后的两句“满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兴属柴门”,以意象的方式表达了春兴的真正属地,揭示了诗人对春光和生活的深刻感悟。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将对春天的感受和对人生的思考融为一体,给人以深刻的思考和感受。
香鞴绣轭急朝昏,李陌桃蹊不尽樽。满席落花人睡起,始知春兴属柴门。
汪莘(1155~1227)南宋诗人。字叔耕,号柳塘,休宁(今属安徽)人,布衣。隐居黄山,研究《周易》,旁及释、老。宋宁宗嘉定年间,他曾三次上书朝廷,陈述天变、人事、民穷、吏污等弊病,以及行师布阵的方法,没有得到答复。徐谊知建康时,想把他作为遁世隐士向朝廷荐举,但未能成功。晚年筑室柳溪,自号方壶居士,与朱熹友善。作品有《方壶存稿》 9卷,有明汪璨等刻本;又有《方壶集》4卷,有清雍正九年(1731)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