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再用旧韵,寄紫清》是元代诗人许有壬的作品。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诗篇春草梦池塘。
相忆寄托于玄香。
常记那仙房之宴。
一笑之间,曾蒙十觞。
百年来往,几番别离,
我已老去,我故乡。
只能与群芳一起娱乐。
渐渐地开放,到江头的野棠。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景象,诗人通过描绘春草、梦池塘和野棠花,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诗中提到了仙房之宴,描述了诗人曾经享受过的快乐时光,而现在已经年老,回忆和离别都已成为过去。然而,尽管时光流转,诗人仍然希望能与身边的美好事物共度欢乐,与群芳一起领略江头野棠花的美丽。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和诗人的情感。诗人通过运用富有意境的词语,如春草、梦池塘、玄香、仙房、十觞等,营造出一种浓厚的诗意氛围。诗中的回忆和离合,以及对故乡的眷恋,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岁月的流转,增添了诗歌的深度和内涵。最后,诗人以江头野棠的形象作为结束,将读者的想象引向自然美景,给人以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感觉。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和故乡的怀念之情,同时也体现了对生命流转和变迁的思考。通过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诗人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富有诗意的春天世界,引发人们对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成春草梦池塘。相忆托玄香。常记饮仙房。笑一举、曾蒙十觞。百年行止,几番离合,吾老且吾乡。聊与领群芳。渐开到、江头野棠。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