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常引 至正辛未春,环枢堂海棠开,偕冯公》是元代许有壬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描述了作者许有壬和冯公一同观赏海棠花的情景。诗词以“至正辛未春”作为时间背景,表明这是在一个春天的特定时刻。环绕在枢纽堂中的海棠花盛开,让作者产生了欣喜之情。他们本想一同寻找旧时的友谊和约定,但是却发现这些约定都未能实现。然而在六月初的一天,他们祈求的雨水过后,红色的花瓣却纷纷落下,翠绿的花房却静立高耸。
诗词中描绘了一个小方塘,水清而散漫,花香四溢。作者回首望去,翠绿的花房已经成为了过去,他不禁忍不住等待着佳人奉酒。紫色的围墙在朝朝暮暮之间,红尘的车骑遮挡了白云的家园。作者感叹自己年老了,却仍然怀念着过去的芳华。在他的眼中,今年的海棠花也变得模糊不清,仿佛和往年一样。
这首诗词以作者许有壬和冯公共同观赏海棠花为主题,通过描绘花开花落的变迁,表达了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化。诗中以花为媒介,抒发了作者对过去友情的怀恋和对年华易逝的感慨。通过独特的意象描写和细腻的情感表达,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今年花发事务方股,欲寻旧盟,跬步牵絷,堂西漱芳亭方池种芙蕖,连岁约观,而皆不果。六月初日,祷雨一过,则红衣落尽,翠房森矗矣。口漱芳亭下小方塘。清散水芝香。回首翠成房。忍不待、佳人奉觞。紫垣朝暮,红尘车骑,遮断白云乡。老我重寻芳。又浑似、今年海棠。
许有壬(1286~1364) 元代文学家。字可用,彰(zhang)德汤阴(今属河南)人。延祐二年(1315)进士及第,授同知辽州事。后来官中书左司员外郎时,京城外发生饥荒,他从"民,本也"的思想出发,主张放赈(chen 四声)救济。河南农民军起,他建议备御之策十五件。又任集贤大学士,不久改枢密副使,又拜中书左丞。他看到元朝将士贪掠人口玉帛而无斗志,就主张对起义农民实行招降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