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言》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
赤口白舌,何以写心。
咏歌不足,丝竹胜肉。
渐近自然,难传衷曲。
如春在花,如盐在水。
如无却有,悒悒莫解。
茧中有肾,化蛾能飞。
心中有物,即之忽希。
诗意和赏析:
这首现代诗《四言》由钱钟书所写,通过一系列的对比和隐喻,表达了一种心境和感受。
首先,诗中表达了一种对音乐和艺术的渴望。作者描绘了欲调无筝、欲抚无琴的情景,表达了自身对音乐的向往和渴望。筝和琴是传统的乐器,它们代表着美妙的音乐,而作者却感到无法调弦弹奏,无法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美妙。这种无法实现的欲望和渴望,强调了作者内心深处对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其次,诗中通过对赤口白舌的描绘,表达了对言语和文字的无力。赤口白舌指的是一种无法言喻、无法表达的状态,这里用以形容内心的感受。诗人感到无法用言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内心世界,无法以文字的形式将心中的情感和思绪传达出来。这种无法表达的困境使得内心感到困扰和无助。
进一步,诗中以丝竹胜肉的比喻,突出了音乐的力量。丝竹代表着音乐,而肉则代表着物质享受。作者认为音乐之美胜过物质享受,表达了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和对内心感受的重视。
随后,诗中运用了多种比喻,如春在花、如盐在水,来形容一种自然而然的存在。这种存在不需要被言语所传达,而是一种默默地存在于内心深处的感受。再者,如无却有,悒悒莫解,茧中有肾,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表达了一种微妙的感受和思考。诗人认为有些东西虽然看似不存在,却在内心中有着真实的存在,如同茧中蕴含着蛾的羽翼,心中蕴含着无法言表的东西。这些感受和思绪如同蛾的羽翼一样,难以捉摸和理解。
整首诗以对比、隐喻和比喻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感受和思考。通过对音乐、言语和内心存在的探索,诗人呈现了一种对美的追求、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和对生命意义的思索。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引发读者对内心世界的共鸣和思考。
欲调无筝,欲抚无琴。赤口白舌,何以写心。咏歌不足,丝竹胜肉。渐近自然,难传衷曲。如春在花,如盐在水。如无却有,悒悒莫解。茧中有肾,化蛾能飞。心中有物,即之忽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