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春词》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这首诗词描绘了春天的离别情景,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怀念和不舍之情。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昨来楼上迎春处,
今日登楼又送归。
兰蕊残妆含露泣,
柳条长袖向风挥。
佳人对镜容颜改,
楚客临江心事违。
万古至今同此恨,
无如一醉尽忘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春天的离别,以及人们对春天的眷恋和不舍之情。首两句描述了春天的来临和离去,昨天迎接春天的地方,今天又在楼上目送它离去。作者通过描写春天的离别,抒发了自己对春天的留恋和思念之情。
接下来的两句中,兰花残妆含着露珠,仿佛在流泪,柳条摇曳着长袖向风挥舞。这些描写通过对植物的人化,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感伤之情,使得诗中的春天更具有生动感和情感色彩。
后两句描述了佳人和楚客(指来自楚地的客人)的心情。佳人对着镜子,发觉自己的容颜已经改变,临江的楚客则感到心事重重,与江边的景色形成鲜明的对比。这些描写展示了人们在春天离去时的内心变化和情感变化。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离别的无尽怀念。作者认为这种思念是永恒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没有什么比痛饮一场使人忘却忧愁的酒更能抚平内心的伤痛。这种酒后忘却的机会成为诗词的结尾,强调了作者对春天离别的深深怀念和无奈之情。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对春天离别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和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抒发了人们对时光流转的感慨和对逝去时光的无奈。它以简洁的语言和夸张的修辞手法,展示了唐代诗人的才华和感情表达能力。
昨来楼上迎春处,今日登楼又送归。兰蕊残妆含露泣,柳条长袖向风挥。佳人对镜容颜改,楚客临江心事违。万古至今同此恨,无如一醉尽忘机。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