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庙》是宋代文人陶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白崖山下的古松,以及在这里临时卷起牙旗前往庙宇朝拜神灵的景象。诗中还提到了昆仑关北畔的传说,说那里曾经有人将草木塑造成人形。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白崖山下古松青,
暂卷牙旗谒庙灵。
见说昆仑关北畔,
曾将草木作人形。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景物和叙述传说,表达了一种情感和意境。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赏析:
诗中的白崖山下古松,给人一种古老而威严的感觉。古松是中国文化中寄托着岁月沧桑和坚韧精神的象征,它的青翠和挺拔使人不禁产生敬意。
诗中提到的牙旗谒庙灵,揭示了人们虔诚向神灵祈福的场景。这一景象彰显了人们对神灵的虔诚和崇敬,同时也体现了人们在面对困境和挑战时寻求心灵慰藉和希望的态度。
诗中提到的昆仑关北畔和曾将草木作人形的传说,增添了神秘和奇幻的色彩。昆仑关是古代重要的关隘,而将草木塑造成人形的传说则展示了人们对自然界的想象和创造力。这些传说为诗词增添了一层神奇的氛围,使人产生联想和遐想。
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展示了自然景观和人文传说的美感。通过描绘自然和传说,诗词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想象力,使人们得以领略到陶弼独特的诗意和文化内涵。
白崖山下古松青,暂卷牙旗谒庙灵。见说昆仑关北畔,曾将草木作人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