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

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朗读

千林同霡霂,一室淡虚明。
余润浮窗眼,轻寒入鸟声。
纷纷度陇白,亹亹逼人清。
相对焚香坐,油然道气生。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译文及注释

这首诗词《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是宋代丘葵所作。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千林同霡霂,
一室淡虚明。
余润浮窗眼,
轻寒入鸟声。
纷纷度陇白,
亹亹逼人清。
相对焚香坐,
油然道气生。

诗意:
这首诗以描绘作者访问李氏山房时的情景为主题。诗人坐在山房内,外面的雨点如雾霭一般密集飘落在茂密的林木上。室内空间宽敞清明,宛如一片虚幻明亮的世界。诗人注视着漂浮在窗户上的雨滴,轻微的寒气随着鸟儿的鸣叫声进入房间。雨点纷纷飘洒,如同白色的丝线在空中飞舞,清新的气息渗透到人们的心灵之中。作者与主人面对面坐着,点燃香烟,心中自然而然地涌现出一种宁静的气息。

赏析:
这首诗以清新的意象和自然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山房清雨的美好感受。通过描绘室内外的对比,抓住了雨滴和鸟声带来的细微变化,展示了作者细腻的观察力和对自然的敏感。诗中的“千林同霡霂”形容雨点如雾霭一般在茂密的林木上飘落,展现出浓密的雨幕景象。而“一室淡虚明”则描绘了山房内部的宽敞明亮的空间,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通过“余润浮窗眼”和“轻寒入鸟声”的描写,诗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官体验相结合,使读者能够感受到雨滴的清凉和鸟鸣的轻柔。最后两句“纷纷度陇白,亹亹逼人清”通过形容词和动词的运用,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致。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与主人对坐,点燃香烟,沉浸在这美好的自然气息中的情景,彰显出一种宁静、舒适的心境。

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描写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文相融合的美好向往。读者在阅读中可以感受到雨中的宁静与清新,与作者一同坐在山房中,共享这份宁静与美好。整首诗通过对细节的捕捉和描绘,将读者带入一个安静而宜人的环境中,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与感悟。

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读音参考

guò lǐ shì shān fáng qīng zuò duì yǔ
过李氏山房清坐对雨

qiān lín tóng mài mù, yī shì dàn xū míng.
千林同霡霂,一室淡虚明。
yú rùn fú chuāng yǎn, qīng hán rù niǎo shēng.
余润浮窗眼,轻寒入鸟声。
fēn fēn dù lǒng bái, wěi wěi bī rén qīng.
纷纷度陇白,亹亹逼人清。
xiāng duì fén xiāng zuò, yóu rán dào qì shēng.
相对焚香坐,油然道气生。

丘葵诗文推荐

君子之於学,没身而后已。苟生至陨越,敢不湛攸止。

太阳一入地,尚能掣成电。老学傥能勉,气质岂不变。

已拟侍荷橐,俄抽似叶身。甘为南地鬼,不作北朝臣。屋壁遗文坏,邻州战血新。劫灰飞未尽,碑碣托何人。

炎炎太平翁,谁敢触其讳。乞枭之藁街,公乃明大义。至今读谏疏,凛凛有生气。

太阳一入地,经天返复返。老学傥能勉,去圣岂云远。

石井初筮时,已将教为政。真成叔梁纥,有子为孔圣。至今鳌山下,过者莫不敬。

潮士瞻韩木,莆民爱召棠。名随天共远,身与物俱亡。血碧一时恨,汗青千载香。玄虬方陨蹶,螾蛭恣飞扬。

太阳一入地,照月还生光。老学傥能勉,缮性岂不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