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三十四首

偈颂三十四首朗读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二由一有,一亦放下。
然后向者里拈起,谓之衲僧火柴头。
大海波心轻{左扌右聿}动,须弥顶上汗通流。
今朝以此开炉,无宾主话勘破赵州。
拟归暖处,箭过髑髅。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偈颂三十四首译文及注释

《偈颂三十四首》是宋代释如净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天地之间,指与马一样普遍存在。
二由一有,一亦放下。
二化为一,一也可以舍弃。
然后向者里拈起,谓之衲僧火柴头。
然后从中间取起,称之为衲僧的火柴头。
大海波心轻左扌右聿动,须弥顶上汗通流。
大海波浪的心灵轻快地左右摆动,流汗顶上的须弥山通流。
今朝以此开炉,无宾主话勘破赵州。
今天用这个开启炉火,无论宾主都能解开赵州的疑团。
拟归暖处,箭过髑髅。
准备回到温暖的地方,箭射穿髑髅。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一种哲学思考和禅宗修行的意境。它以天地、指和马等象征物,表达了一种万物皆一的观念,强调一切事物的共通性和相互关联。作者通过二化一的思想,探讨了事物的本源和归一的可能性。衲僧火柴头的比喻揭示了普通事物中蕴含的奥秘和智慧。

诗中提到的大海波浪和须弥山,以及炉火和赵州,都是佛教中的象征意象。大海波心轻动,表达了内心的平静和舒展,而须弥山是佛教宇宙观中的中心世界,体现了万象归一的思想。开炉和勘破赵州指的是禅宗修行中对心性的觉悟和破迷。

最后两句诗中的拟归暖处和箭过髑髅,意味着回归内心的平和和超越生死的境界,表达了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的追求和境界提升。

整首诗词通过简洁的语言和象征意象的运用,揭示了禅宗思想和修行的关键要素,同时展示了作者的智慧和对人生的思考。它以朴素而深刻的方式,引发读者对生命、宇宙和人性的思考和感悟。

偈颂三十四首读音参考

jì sòng sān shí sì shǒu
偈颂三十四首

tiān dì yī zhǐ, wàn wù yī mǎ.
天地一指,万物一马。
èr yóu yī yǒu, yī yì fàng xià.
二由一有,一亦放下。
rán hòu xiàng zhě lǐ niān qǐ, wèi zhī nà sēng huǒ chái tóu.
然后向者里拈起,谓之衲僧火柴头。
dà hǎi bō xīn qīng zuǒ shou yòu yù dòng, xū mí dǐng shàng hàn tōng liú.
大海波心轻{左扌右聿}动,须弥顶上汗通流。
jīn zhāo yǐ cǐ kāi lú, wú bīn zhǔ huà kān pò zhào zhōu.
今朝以此开炉,无宾主话勘破赵州。
nǐ guī nuǎn chù, jiàn guò dú lóu.
拟归暖处,箭过髑髅。

释如净诗文推荐

涅槃堂里死功夫,风衮葫芦水上浮。恁麽点开参学眼,释迦弥勒是他奴。

雨打虚空乾剥剥,日明大地黑漫漫。个中开得金刚眼,生死何尝有异端。须弥山,大海水,衲僧顶上波涛起。

清净法身卢舍那,衲僧队里乾罗蔔。逐日呼来打一槌,万像森罗转辘辘。知恩以此报深恩,大家赢得噇斋粥。

寿皇顶{左宁右页}老冤魔,痛念先师旧草窠。聊借蒲团供打坐,大家拍手唱山歌。

独瞎顶门眼,大人具大见。掀翻瓮里天,大智具大机。以大入小,万化普施。莺迁乔木调新舌,梅吐清香发旧枝。

无忧树下浴婴孩,清晓蔷薇带露开。转过衲僧相见处,后槽驴马出胞胎。

一言相契,万古不移。柳眼发新条,梅花满旧枝。

四月十五日结夏,老鼠入饭瓮。七月十五日解夏,乌龟上竹竿。诸方恁麽,净慈不然。翻身透出竿头路,开眼掀翻瓮里天。咄,两段不同休寐语,机先鹞子隔驴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