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剡五首

归剡五首朗读

天地宽闲鼓角疎,江南烟景忆当初。
乍归故里仍如客,偏爱沧洲不为鱼。
草木有心知雨露,楼台回首作丘墟。
夕阳咏罢餐秋菊,又放青山入弊庐。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归剡五首译文及注释

《归剡五首》是宋代释行海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归剡五首

天地宽闲鼓角疏,
江南烟景忆当初。
乍归故里仍如客,
偏爱沧洲不为鱼。

草木有心知雨露,
楼台回首作丘墟。
夕阳咏罢餐秋菊,
又放青山入弊庐。

诗意:
《归剡五首》描绘了作者归乡的情景和内心感受。诗中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表达,表现出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

赏析:
首先,诗的开篇以宽广的视野和淡远的鼓角描绘了天地的广阔和宁静,展现了一种宽闲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江南的烟景勾起了对过去的回忆,将读者带入了他的情感世界。他的归乡之旅虽然回到了故乡,但内心仍然感到陌生,仿佛是个客人。这种感受表明了作者在离开故土一段时间后,对故乡的变化和自己的归属感产生了疏离和思考。

诗中的“偏爱沧洲不为鱼”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然环境的钟爱。沧洲是一个寂静的地方,与喧嚣尘世相隔,作者倾向于选择它而不是追逐名利,暗示了他对清净自然和内心平静的向往。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草木有心知雨露”,表明作者认为自然万物都有感知和体味的能力。这种人与自然的共鸣,将人类与自然融为一体,反映出作者对自然界的敬重和对大自然运行的深入思考。

最后两句“夕阳咏罢餐秋菊,又放青山入弊庐”,描绘了夕阳下作者品味秋菊的情景。他在自然中感受到的美景,使他的思绪再次回归到家中的简朴环境,表达了作者对朴素生活和淡泊名利的崇尚。

总之,《归剡五首》通过自然景物和情感的交融,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对宁静自然的向往以及对人生归宿的思考。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内心的宁静和对淡泊清净生活的追求,同时也传递出了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考。

归剡五首读音参考

guī shàn wǔ shǒu
归剡五首

tiān dì kuān xián gǔ jiǎo shū, jiāng nán yān jǐng yì dāng chū.
天地宽闲鼓角疎,江南烟景忆当初。
zhà guī gù lǐ réng rú kè, piān ài cāng zhōu bù wéi yú.
乍归故里仍如客,偏爱沧洲不为鱼。
cǎo mù yǒu xīn zhī yǔ lù, lóu tái huí shǒu zuò qiū xū.
草木有心知雨露,楼台回首作丘墟。
xī yáng yǒng bà cān qiū jú, yòu fàng qīng shān rù bì lú.
夕阳咏罢餐秋菊,又放青山入弊庐。

释行海诗文推荐

冷澹孤芳雪里春,园林风景一番新。可怜花与头俱白,岂晚相看似故人。

上外无花耐岁寒,花魁今古品题难。清香合让梅为最,阳艳丛中许牡丹。

难将羯鼓唤春回,一种风光傍雪开。婀娜水仙难作弟,山礬犹自欠清才。

暖力回春万木衰,苦心唯有自心知。水村山磵无人处,月下风前独立时。

玉神何事带红绡,未让胭脂与杏桃。天下更无清可比,湘累不敢和离骚。

二分明月是扬州,况有春风在树头。莫怪当年何水部,岁寒心事向谁愁。

竹友当年已化龙,松朋久亦受秦封。此花有味调无鼎,且吐芳心过一冬。

占断江南第一春,偏同雪月斗精神。东君曾许残花片,妆点寿阳宫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