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颂二百零五首

偈颂二百零五首朗读

三世诸佛不知有,忉忉怛怛扬家丑。
狸奴白牯却知有,跛跛挈挈能自守。
弄鳖鼻兮忆南山,透法身兮藏北斗。
风飘白雪岭头梅,春撚金丝堤上柳。
天童也要不沾唇,三盏清源白家酒。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偈颂二百零五首译文及注释

《偈颂二百零五首》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分析、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三世诸佛不知有,
忉忉怛怛扬家丑。
狸奴白牯却知有,
跛跛挈挈能自守。
弄鳖鼻兮忆南山,
透法身兮藏北斗。
风飘白雪岭头梅,
春撚金丝堤上柳。
天童也要不沾唇,
三盏清源白家酒。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相结合的意象图。诗人以自然景物和佛教象征为表现手法,抒发了对佛教信仰和自然之美的思念之情。

赏析:
首句"三世诸佛不知有",表达了佛教信仰中的无始无终的佛教世界,同时强调了人们对佛教的无知。"忉忉怛怛扬家丑"意指自己家族的丑陋之处。通过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们对佛教认识的缺乏,以及家族的不完美。

接下来的两句"狸奴白牯却知有,跛跛挈挈能自守",通过狸奴和白牯的形象,表达了对自然界动物的敬畏和对其自然本能的赞美。这种自然界中生物的自我保护能力被诗人视为一种美德。

"弄鳖鼻兮忆南山,透法身兮藏北斗"这两句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南山的怀念和对北斗的敬仰。这里的南山和北斗都是佛教的象征,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佛教思想与自然景观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风飘白雪岭头梅,春撚金丝堤上柳"这两句通过春天的景物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色。诗人借景抒发了对自然界的赞美之情。

最后两句"天童也要不沾唇,三盏清源白家酒",将天童与白家酒相对照,表现了佛教僧人对物欲的超越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自然景观和佛教象征的描绘,展现了对佛教信仰和自然之美的思念之情,表达了对佛教智慧和自然界生命力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对比,以及对清净生活的追求,传达了一种追求心灵自由和超脱尘世的情感。

偈颂二百零五首读音参考

jì sòng èr bǎi líng wǔ shǒu
偈颂二百零五首

sān shì zhū fú bù zhī yǒu, dāo dāo dá dá yáng jiā chǒu.
三世诸佛不知有,忉忉怛怛扬家丑。
lí nú bái gǔ què zhī yǒu, bǒ bǒ qiè qiè néng zì shǒu.
狸奴白牯却知有,跛跛挈挈能自守。
nòng biē bí xī yì nán shān, tòu fǎ shēn xī cáng běi dǒu.
弄鳖鼻兮忆南山,透法身兮藏北斗。
fēng piāo bái xuě lǐng tóu méi, chūn niǎn jīn sī dī shàng liǔ.
风飘白雪岭头梅,春撚金丝堤上柳。
tiān tóng yě yào bù zhān chún, sān zhǎn qīng yuán bái jiā jiǔ.
天童也要不沾唇,三盏清源白家酒。

释正觉诗文推荐

孤筇长作水云游,底事而今嗾下休。一点破幽明历历,十分合体冷湫湫。暗中须透金针穴,转处还藏玉线头。劫外家风兹日辨,渠侬真与我侬俦。

深明无底,灵异无根。案山行尽,不见有家。识浪沥乾,不见有己。石女掣开金锁钥,木人拨动玉轮机。方信道从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菩提无树镜非台,虚净光明不受埃。照处易分雪里粉,转时难辨墨中煤。鸟归无影树头宿,华在不萌枝上开。际会风云底时节,寒梭出蛰一声雷。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劫火炎炎是事灰,劫空空处有灵台。更无妍丑成痕垢,妍丑俱从个里来。

心心相印,叶叶联芳,自己光明不覆藏。刹刹尘尘如是说,广长舌相解敷扬。

万里西来坐少林,灯灯相续至如今。泥牛斗里同归海,玉线联时妙契鍼。未坠绵绵吾祖绪,不忘切切老婆心。风前一弄无弦曲,会有丛林人赏音。

吸尽西江向汝道,马师不肯落荒草。三千刹海一成秋,明月珊瑚冷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