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上人持钵乞颂

方上人持钵乞颂朗读

卷衣破晓下连城,意欲分炊往上方。
僧钵饭归三篾饱,蜂房蜜合百华香。
柳丝莺友调唇滑,云锦人家照眼光。
应变纵横看伎俩,随身干木惯逢场。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方上人持钵乞颂译文及注释

《方上人持钵乞颂》是宋代佛教僧人释正觉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方上人持钵乞颂,
清晨穿过连城,
意欲分炊往上方。
僧钵中的饭食满足,
蜂房中的蜜汁散发百花香。
柳丝与莺儿亲密地互动,
云锦装点的人家照亮我的目光。
灵活应变地观察技巧,
随身携带的木棒惯于应对不同场合。

诗意:
《方上人持钵乞颂》描绘了一位佛教僧人清晨乞食的情景。诗中的“方上人”指的是僧人,他拿着钵,希望能得到一份食物。诗人通过描写这个场景,抒发了对清晨宁静和自然的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佛教修行者奉献精神和生活态度的敬佩。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僧人清晨乞食的情景,展示了佛教修行者的清净、自律和奉献精神。诗中的景物描写着重于对细节的观察,如穿过连城、分炊往上方、蜂房蜜合百华香等,使读者能够感受到清晨的宁静和自然的美好。

诗中用字简练,意境清新,通过对自然和生活细节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平凡而充实的生活态度。诗人通过对僧人的描写,表达了对清晨的赞美,以及对佛教修行者的敬仰与钦佩。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生活智慧和应变能力的讴歌,展示了在不同环境中灵活应对的能力和智慧。

这首诗通过简洁而精确的语言,传达了对佛教修行者的赞美和敬佩,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生活智慧的讴歌。诗人以平实的语言和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生活中的美好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与感恩。这首诗词整体氛围清新明快,给人一种宁静和平和的感觉,使读者在欣赏中领略到了生活的智慧和美好。

方上人持钵乞颂读音参考

fāng shàng rén chí bō qǐ sòng
方上人持钵乞颂

juǎn yī pò xiǎo xià lián chéng, yì yù fēn chuī wǎng shàng fāng.
卷衣破晓下连城,意欲分炊往上方。
sēng bō fàn guī sān miè bǎo, fēng fáng mì hé bǎi huá xiāng.
僧钵饭归三篾饱,蜂房蜜合百华香。
liǔ sī yīng yǒu diào chún huá, yún jǐn rén jiā zhào yǎn guāng.
柳丝莺友调唇滑,云锦人家照眼光。
yìng biàn zòng héng kàn jì liǎng, suí shēn gàn mù guàn féng chǎng.
应变纵横看伎俩,随身干木惯逢场。

释正觉诗文推荐

孤筇长作水云游,底事而今嗾下休。一点破幽明历历,十分合体冷湫湫。暗中须透金针穴,转处还藏玉线头。劫外家风兹日辨,渠侬真与我侬俦。

深明无底,灵异无根。案山行尽,不见有家。识浪沥乾,不见有己。石女掣开金锁钥,木人拨动玉轮机。方信道从佛口生,法化生得佛法分。

菩提无树镜非台,虚净光明不受埃。照处易分雪里粉,转时难辨墨中煤。鸟归无影树头宿,华在不萌枝上开。际会风云底时节,寒梭出蛰一声雷。

妙存湛湛不为无,真照灵灵不为有。更向其间退步看,白云断处青山瘦。

劫火炎炎是事灰,劫空空处有灵台。更无妍丑成痕垢,妍丑俱从个里来。

心心相印,叶叶联芳,自己光明不覆藏。刹刹尘尘如是说,广长舌相解敷扬。

万里西来坐少林,灯灯相续至如今。泥牛斗里同归海,玉线联时妙契鍼。未坠绵绵吾祖绪,不忘切切老婆心。风前一弄无弦曲,会有丛林人赏音。

吸尽西江向汝道,马师不肯落荒草。三千刹海一成秋,明月珊瑚冷相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