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二首

上元二首朗读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彩衣。
游骑但知夸艳丽,祠门直莫欢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上元二首译文及注释

《上元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王洋。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场景,表达了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谁将膏粥饭蚕师,
轻薄儿童觅彩衣。
游骑但知夸艳丽,
祠门直莫欢寒微。
东城南陌春迷眼,
逐马随车醉未归。
莫怪老翁闲坐久,
鬅鬙灯火照柴扉。

译文:
谁为了蚕师煮膏粥,
年幼的孩子寻找轻薄的彩衣。
游骑们只知道夸耀华丽,
祠门却不欢迎寒微之人。
春天的东城南陌迷人眼目,
追逐马车的人都醉意未归。
不要责怪老翁久坐无事,
摇曳的灯火照亮柴门。

诗意和赏析:
《上元二首》通过描绘上元节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思考。上元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也是元宵节的前一天,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各种庆祝活动。

诗的开篇谈到了膏粥和彩衣,膏粥是一种美味的食物,而彩衣则象征着喜庆和繁华。然而,接下来的描述却是富贵与贫穷、华丽与寒微的对比。游骑们只知道夸耀自己的豪华和美丽,而祠门却不欢迎那些贫苦的人。这种对社会阶层和贫富差距的描绘,暗示了现实社会的不公平和残酷。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东城南陌充满了春意盎然的景色,马车追逐的人们都陶醉其中。然而,最后两句表达了一种颇具讽刺意味的情境。老翁久坐无事,柴门前摇曳的灯火照亮了他的门前。这似乎在暗示,无论是富贵还是贫穷,都不能摆脱人生的轮回和时光的流转。老翁坐在自己的门前,静静地观察着世事变迁,他对于荣华富贵已经看破,心境安然。

整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社会的冷漠和人生的无常,以及诗人对于现实的深思和对于时光流转的感慨。同时,诗中的细腻描写和对细节的把握,使得诗情更加真挚和感人。

上元二首读音参考

shàng yuán èr shǒu
上元二首

shuí jiāng gāo zhōu fàn cán shī, qīng bó ér tóng mì cǎi yī.
谁将膏粥饭蚕师,轻薄儿童觅彩衣。
yóu qí dàn zhī kuā yàn lì, cí mén zhí mò huān hán wēi.
游骑但知夸艳丽,祠门直莫欢寒微。
dōng chéng nán mò chūn mí yǎn, zhú mǎ suí chē zuì wèi guī.
东城南陌春迷眼,逐马随车醉未归。
mò guài lǎo wēng xián zuò jiǔ, péng sēng dēng huǒ zhào chái fēi.
莫怪老翁闲坐久,鬅鬙灯火照柴扉。

王洋诗文推荐

润入图书麦向辰,如今此腹又孤人。馀风更与留春在,时照红英作醉裀。

廛音解作障耳雾,佳客能开病眼明。一轴收藏比珍贶,不妨掷地亦金声。

富平学满书三箧,辅嗣功成易六爻。闻说短檠书细字,不须灯火入凉郊。

官闲久愧叨祠廪,身幸真堪学种瓜。月给郡仓三斛米,日寻山路一川花。盘空婢去催娆笋,炉暖妻来趁焙茶。阅尽邻僧闲况味,官供粥饭胜僧家。

季管吹灰木落洲,天边初献鹔鹴裘。邦家袭庆因前续,岳渎储精自几秋。秦晋君臣三书接,安危将相百年求。休论辟毂功成后,只恐功名卒未休。

故人客玄都,结茅临子午。慈亲哺童稚,十口共甘苦。门横百琅玕,永日不受暑。浮名博烟霞,掉臂终不许。听我读新诗,小侯趋大府。挥毫散珠玉,风帆转惊渚。北郭郑...

偃仆跳梁太自粗,从渠穷技逞揶揄。会须闻见都忘尽,看打虚空得住无。

声犹在耳鸟关关,过眼庭阴作午班。香篆静中便细看,绿萝新处得高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