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栖真院分韵得独字

宿栖真院分韵得独字朗读

空翠冷滴衣,石藓滑吾足。
偶随白云去,栖此林下屋。
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
山僧老百壁,谁与伴幽独。
分我云半间,欹枕听飞瀑。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宿

宿栖真院分韵得独字译文及注释

《宿栖真院分韵得独字》是宋代于石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在清晨,青翠的树叶凉意袭人,滴在衣上。
我踏在光滑的石藓上,往前行走。
偶然地,我随着白云一同飘去,栖身在这林间的小屋。
楼影倾斜于夕阳之下,远处的钟声从深深的竹林中传来。
山中的老僧人,已经觅得久违的宁静,无人能与他分享这幽寂的时光。
给我分出一片云的空间,我便侧身枕着听那飞瀑的声音。

诗意: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清晨的景象,表达了诗人于石在山间小屋中的宁静和宴遇。诗人在清晨感受到树叶凉意的滴落,脚下踏着光滑的石藓,仿佛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偶然跟随白云飘荡,找到这片宁静的栖身之地,远离尘嚣。在这里,诗人欣赏到楼影倾斜于夕阳之下,深山中钟声的悠远回响,感受到时光的静谧。然而,山中的老僧因为有这样幽静的环境,能够与自然共处,享受独自的宁静时光,而无人能够与他分享这样的幽静。最后,诗人希望能够有一片属于自己的云端空间,倚枕听那飞瀑的声音,进一步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赏析:
这首诗词以描绘自然景象为主线,通过对清晨、石藓、白云、栖身小屋、楼影、钟声等形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渴望远离尘嚣的心情。诗人将自然景物融入自己的情感之中,展示了对自然的敬畏和向往。整首诗词以清新雅致的笔触,描绘了山间的宁静和美好,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心境。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将读者带入到一个宁静恬淡的山间世界,引发读者对自然与人文的思考。整首诗词以诗人的视角和情感为主线,抒发了对宁静、寂寥和追求内心安宁的向往,给人一种恬静和舒适的感觉,让读者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宿栖真院分韵得独字读音参考

sù qī zhēn yuàn fēn yùn dé dú zì
宿栖真院分韵得独字

kōng cuì lěng dī yī, shí xiǎn huá wú zú.
空翠冷滴衣,石藓滑吾足。
ǒu suí bái yún qù, qī cǐ lín xià wū.
偶随白云去,栖此林下屋。
lóu yǐng guà xié yáng, zhōng shēng chū shēn zhú.
楼影挂斜阳,钟声出深竹。
shān sēng lǎo bǎi bì, shuí yǔ bàn yōu dú.
山僧老百壁,谁与伴幽独。
fēn wǒ yún bàn jiān, yī zhěn tīng fēi pù.
分我云半间,欹枕听飞瀑。

于石诗文推荐

屋上青山屋下云,清泉为镜石为屏。客来问我谋生计,一卷家传相鹤经。

东篱有佳菊,埋没野草傍。草蔓日以滋,菊苗日以荒。生意几欲息,菊短草何长。深秋严霜下,百草不复芳。采采东篱花,澹然发幽香。万物各有时,盛衰固其常。荣华不...

谁欤变幻旧乾坤,剪水仙人手段新。银屋万家成骤富,青山半点不藏春。西园太尉方交贺,北海中郎岂愿臣。把酒孤吟元不俗,何须夜访剡溪人。

君心如柳枝,春尽絮狂飞。妾心如古木,不受春风吹。古木宁槁死,可伐不可移。风絮飞不已,飘零将安归。

偶种阶前竹数根,引风招月伴清樽。春来为爱临阶竹,今日翻嫌竹碍门。

天地混一色,楼高试卷帘。青山新面目,老树换须髯。夜皎月千里,晴暄雨四檐。岂无寒馁者,僵卧在穷阎。

长剑不入英雄手,劲气摩空拂牛斗。埋光铲采今几年,匣中忽作蛟龙吼。古琴不入时人耳,断弦挂壁尘埃久。桐尾半作爨下焦,高山流水今安有。自笑长不满七尺,役役徒...

厥初开闢浩难名,帝降而王绪可寻。百代相因三代礼,七弦何似五弦琴。时逢否泰有消长,道在乾坤无古今。所以孟轲生战国,欲承三圣正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