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题刘汉英双清亭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朗读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市朝有欲叩以事,鱼鸟不容入其关。

下载这首诗
(0)
相关诗文: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译文及注释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是宋代曾丰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描绘一座亭子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和谐与交融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诗意显得轻盈而清新,展现了作者对于自然景物的独特感悟。作者以浑沦一段轻清气的描绘,形容了自然界的纷繁气象无法被完全捕捉,天地间的交融与流转无法被完全收纳。作者进一步以山与溪的凝聚与融合来比喻这种交融,凝者为山、融者溪,这种交融的力量可以使得凡人的骨骼焕发新生。亭子主人将自己置身于亭中,心与溪山相互往还,与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然而,当市朝中有人试图以物质利益来侵犯这份和谐之时,鱼鸟们不容许他们进入这个纯净的关域。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作者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和谐关系的理解与追求。它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们内心深处的净土的向往,以及对于现实世界中琐碎杂乱干扰的拒绝。整首诗词以轻巧的笔触,将自然景物与人文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读者感受到一种宁静与超脱的境界。同时,通过对于自然与人文之间的对比,诗词也呈现出一种对于自然的崇敬与敬畏之情。

这首诗词的意境清新,语言简练,给人以思索的空间。通过对于自然景物的描写,作者传达了对于和谐与纯净的追求。读者在欣赏这首诗词时,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的美妙与恢弘,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微妙联系。同时,也引发了对于现实世界中物质欲望的反思,以及对于内心净土的追求。整首诗词以抒情的方式表达了作者独特的审美情趣,给人以心境平静与思考的启示。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读音参考

jì tí liú hàn yīng shuāng qīng tíng
寄题刘汉英双清亭

hún lún yī duàn qīng qīng qì, tiān shōu bù jìn guī yú dì.
浑沦一段轻清气,天收不尽归于地。
níng zhě wèi shān róng zhě xī, lǎn zhī kě shǐ fán gǔ tuì.
凝者为山融者溪,揽之可使凡骨蜕。
zhǔ rén zhe tíng xī shān jiān, xīn yǔ xī shān xiāng wǎng huán.
主人著亭溪山间,心与溪山相往还。
shì cháo yǒu yù kòu yǐ shì, yú niǎo bù róng rù qí guān.
市朝有欲叩以事,鱼鸟不容入其关。

曾丰诗文推荐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充所养兮,粹乎成德。

天相公生,成春收集。挺所钟兮,醇乎成质。

侯星转作使臣星,馹传轺车得按行。天节前驱乡衣出,蒋出摇动大江清。

客星又转作魁星,蚤应文科策汉庭。紫气初来朝北极,长鹍一奋刷南溟。

三春彭兮,和气弸兮。季于孟仲,和之英兮。至英收凝,天相丕乎。公生裕裕,集春之成。

台星久出照寰瀛,懒入端门傍御屏。上扣北辰乞闲散,南归长作老人星。

三春弸兮,中气彭兮。季于孟仲,和之精兮。至精收蒸,天相大明。公生京京,集春之成。

公生京京,其器不盈。公生裕裕,其色不矜。不矜不盈,不与时争。不盈不矜,不与物撄。不撄不争,神观天清。不争不撄,体气地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