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乌夜啼
城上归时晚,
庭前宿处危。
月明无叶树,
霜滑有风枝。
啼涩饥喉咽,
飞低冻翅垂。
画堂鹦鹉鸟,
冷暖不相知。
中文译文:
夜乌在鸣叫
城上归来时间已晚,
住所前庭殷天险峻。
月色明亮却无枝叶的树,
霜花滑腻风摇枝苞。
啼叫声苦涩饥饿喉咙咽,
飞翔低垂冻结的翅膀。
画堂鹦鹉鸟,
对冷暖无从理会。
诗意:
这首诗以形象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夜晚的乌鸦。城上人归来时已经很晚,住处前庭险峻。月亮明亮,但寒冷的霜使得树枝光滑,没有叶子。乌鸦因饥饿而发出涩声,它们飞得很低,翅膀似乎冻结了。在温暖的画堂里饲养的鹦鹉鸟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和乌鸦们所受到的寒冷。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乌鸦,表达了冷酷无情的自然环境对动物的影响。城上归来的人们在寒冷的气候下感到不安全。诗中的乌鸦饥饿、疲惫,深夜的孤独感逼迫它们发出凄厉的叫声。相比之下,安逸舒适的人类生活仿佛置身于另一个世界,与这片寒冷的自然环境格格不入。作者通过乌鸦和鹦鹉的对比,呈现出人与自然之间的冷暖不均。整首诗以寒冷和孤单感作为主题,展现了唐代社会中的冷酷现实。
xiāng hè gē cí wū yè tí
相和歌辞·乌夜啼
chéng shàng guī shí wǎn, tíng qián sù chù wēi.
城上归时晚,庭前宿处危。
yuè míng wú yè shù, shuāng huá yǒu fēng zhī.
月明无叶树,霜滑有风枝。
tí sè jī hóu yān, fēi dī dòng chì chuí.
啼涩饥喉咽,飞低冻翅垂。
huà táng yīng wǔ niǎo, lěng nuǎn bù xiāng zhī.
画堂鹦鹉鸟,冷暖不相知。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