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王九题就师山房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朗读

晚憩支公室,故人逢右军。
轩窗避炎暑,翰墨动新文。
竹蔽檐前日,雨随阶下云。
周游清荫遍,吟卧夕阳曛。
江静棹歌歇,溪深樵语闻。
归途未忍去,携手恋清芬。

下载这首诗
(0)
诗文归类:写景怀人
相关诗文: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译文及注释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描写的是与友人一同在山房中闲逸休息的情景。

诗中描述了作者与朋友在炎炎夏日中借住在支公的山房里,避开了炎热的阳光。在这里,他们沉浸在书写翰墨之中,创作出新文。山房前的竹子掩映着屋檐,随着阶梯下的云雨,给人一种宁静安逸的感觉。作者在山房中游荡,寻找清凉之处,边吟边卧,享受夕阳下的沉思。江水平静,船歌停止,溪水深深,听到了樵夫们的谈话声音。尽管要离开这个地方回去了,但是作者仍然舍不得离开,带着朋友一同离去,心中怀念这清新的芬芳。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一同在山房中度过的宁静愉悦的时光。描绘了山房的环境,以及朋友间欢愉的气氛。通过对自然景物和自己内心感受的描写,表达了对清凉和宁静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给人以清新、闲适的感觉,反映了诗人追求心灵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同王九题就师山房读音参考

展开阅读全文 ∨

孟浩然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孟浩然诗文推荐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

一作宿来公山房期丁大不至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暝。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迳。

夕阳度西岭,群壑倏已螟。松月生夜凉,风泉满清听。樵人归欲尽,烟鸟栖初定。之子期宿来,孤琴候萝径。

山暝听猿愁,沧江急夜流。风鸣两岸叶,月照一孤舟。建德非吾土,维扬忆旧游。还将两行泪,遥寄海西头。

木落雁南渡,北风江上寒。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一丘尝欲卧,三径苦无资。北土非吾愿,东林怀我师。黄金燃桂尽,壮志逐年衰。日夕凉风至,闻蝉但益悲。

仲尼既已没,余亦浮于海。①昏见斗柄回,方知岁星改。②虚舟任所适,垂钓非有待。③为问乘槎人,沧洲复何在。④

世业传圭组,江城佐股肱。高斋征学问,虚薄滥先登。讲论陪诸子,文章得旧朋。士元多赏激,衰病恨无能。

返回顶部 切换深色主题 在线分享 手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