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译文:
夜晚停泊在宣城界(又名宣州界)
西边江上的岛屿,南边的陵问驿楼
湖泊平静,船只收起帆
离开离开,怀念过去的浦口
茫茫的水面上泛着晚霞
在石头上碰到罗刹的阻碍,在山泊敬亭幽
火能辨识梅树的陶瓷,烟迷了杨柳枝
远离家,再次靠水歇息,与沙鸥作伴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旅行过程中的感受和思考。诗人泊在宣城界,看到西边的江上岛屿和南边的陵问驿楼,感叹江湖之阔广和人文之繁盛。诗人继续旅行,怀念起过去的浦口,心中充满了茫然。在前方的路途中,遇到了许多阻碍和困惑,但仍然怀着敬畏之心继续前行。尽管有火和烟的干扰,但诗人依然能辨识梅树和杨柳。最终,诗人离开家乡,在水边休息,与沙鸥为伴。
这首诗以平淡的语言描绘了夜晚旅行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宣城界的景色和宣城界的旅行经历都给诗人带来了深深的触动,让他对生活和人生产生了思考和感慨。诗中的“罗刹”和“敬亭幽”等美丽的词语都展现了诗人对大自然景色的敏感和赞叹。整首诗通过对旅行过程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内心的思绪和愉悦之情。
yè pō xuān chéng jiè yī tí zuò lǚ xíng yù pō xuān zhōu jiè
夜泊宣城界(一题作旅行欲泊宣州界)
xī sāi yán jiāng dǎo, nán líng wèn yì lóu.
西塞沿江岛,南陵问驿楼。
hú píng jīn jì kuò, fēng zhǐ kè fān shōu.
湖平津济阔,风止客帆收。
qù qù huái qián pǔ, máng máng fàn xī liú.
去去怀前浦,茫茫泛夕流。
shí féng luó chà ài, shān pō jìng tíng yōu.
石逢罗刹碍,山泊敬亭幽。
huǒ shí méi gēn yě, yān mí yáng yè zhōu.
火识梅根冶,烟迷杨叶洲。
lí jiā fù shuǐ sù, xiāng bàn lài shā ōu.
离家复水宿,相伴赖沙鸥。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一作九月九日岘山寄张子容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天边树若荠,江畔舟如月。何当载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