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朗读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下载这首诗
(0)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译文及注释

中文译文: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
诏令发布出御未央宫,登上祭坛近距离觐见朝臣。
尊敬的李公是周朝的太保,同时担任汉朝的司空副相。
他的箭弓寄予着西部边关的月亮,旗帜在渭北风中翻飞。
他和他的兄弟都为国家立下了功勋,得到了上天和地下荣耀的回报。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岑参写给李太保充任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的弟弟)的送别诗。诗人通过描绘充满仪式感的场景,表达了对李太保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彰显了他与兄弟二人的荣耀和功绩。

诗的开篇,诗人以庄严的口吻写道“诏令发布出御未央宫,登上祭坛近距离觐见朝臣”。这是指皇帝下旨让李太保离京任节度使之职,并在未央宫举行了隆重的仪式,以表示对他的重视和祝福。

接着,诗人描绘了李太保的身份和职位。他是周朝的太保,同时也担任汉朝的司空副相。这里诗中的“太保”是指周朝重要的内阁官员,而“司空”则是汉朝的官职,代表着极高的政治地位和权力。

然后,诗人通过“箭弓关西月”和“旗翻渭北风”两句来描绘李太保的军事才能和功勋。李太保箭弓的“关西月”,意味着他的箭法高超,把箭射到了关西的月亮,显示了他的英勇和威慑力。而“旗翻渭北风”则暗示着他在渭北边防地区的英雄气概和军事才能。

最后,诗人写道“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这是表达了李太保与他的兄弟们为国家立下的功勋,以及他们所受到的上天和地下的荣耀和回报。

整首诗以庄严的口吻,通过描绘李太保的身份、军事才能和兄弟之间的荣耀,表达了对李太保的敬意和祝福,同时也塑造了他的英雄形象。诗中融入了政治与军事元素,展现了唐代安史之乱后,重军备的时代背景。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读音参考

fèng sòng lǐ tài bǎo jiān yù shǐ dài fū chōng wèi běi jié dù shǐ jí tài wèi guāng bì dì
奉送李太保兼御史大夫充渭北节度使(即太尉光弼弟)

zhào chū wèi yāng gōng, dēng tán jìn zǒng róng.
诏出未央宫,登坛近总戎。
shàng gōng zhōu tài bǎo, fù xiàng hàn sī kōng.
上公周太保,副相汉司空。
gōng bào guān xī yuè, qí fān wèi běi fēng.
弓抱关西月,旗翻渭北风。
dì xiōng jiē xǔ guó, tiān dì hé chéng gōng.
弟兄皆许国,天地荷成功。

岑参诗文推荐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君不闻胡笳声最悲,紫髯绿眼胡人吹。吹之一曲犹未了,愁杀楼兰征戍儿。凉秋八月萧关道,北风吹断天山草。昆仑山南月欲斜,胡人向月吹胡笳。胡笳怨兮将送君,秦山...

天山有雪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飞鸟绝,轮台路上马蹄滑。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

疲马卧长坡,夕阳下通津。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苍旻霁凉雨,石路无飞尘。千念集暮节,万籁悲萧晨。鶗鴂昨夜鸣,蕙草色已陈。况在远行客,自然多苦辛。

万事信苍苍,机心久无忘。无端来出守,不是厌为郎。雨滴芭蕉赤,霜催橘子黄。逢君开口笑,何处有他乡。

燕雀始欲衔花来,君家种桃花未开。长安二月眼看尽,寄报春风早为催。

渭水东流去,何时到雍州。凭添两行泪,寄向故园流。